外媒關注俞正聲首次作政協報告 稱講話針對性強
2014-03-04 15: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中新網3月4日電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3日首次作政協工作報告,外媒對其“處女秀”演說高度關注,認為報告針對性強,特別是“鼓勵尖銳而不極端的批評”的提法,將在政協內部創造良好氛圍,同時這一導向對中國社會有很大輻射力,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中國兩會開幕后,外國主流媒體如路透社、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美國《華爾街日報》等均對兩會加強報道力度,不少外媒特別為兩會開設專題,并在報道中詳細列明了兩會的日程和重要議題。 法新社3日重點關注當天開幕的全國政協會議,介紹說政協會議每年舉行一次,以討論社會和經濟政策。在當天的政協開幕式上,兩千多名政協委員為昆明暴恐襲擊案受害者默哀。 法新社說,在過去一年中,有5名政協委員因貪污等罪名被剝奪委員身份。政協開幕式當天,政協主席俞正聲強調,政協委員必須“珍惜榮譽,維護全國政協的形象”。 新加坡《聯合早報》重點關注了俞正聲的政協工作報告。報道說,在長約一小時的“處女秀”演說中,俞正聲先回顧2013年的工作,提及2014年的工作部署,最后表明要貫徹改革創新精神,以加強履職能力建設。 俞正聲強調,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需要更多好地搭建平臺,拓展民主形式,增加協商密度,讓委員敢講真話,“提倡熱烈而不對立的討論,開展真誠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勵尖銳而不極端的批評,努力營造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民主氛圍”。 報道指出,打官腔、沉默不語及“雷人提案”等行為,是政協委員經常被外界所詬病的毛病。俞正聲報告發言明顯針對外界的批評做回應,希望改變外界對政協的負面印象,積極提升政協委員發言的質量,以加強履行政協在民主協商及參政議政方面的職能。 《聯合早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俞正聲強調“鼓勵尖銳而不極端的批評”將有助于在政協內部制造良好氛圍,這一導向對中國社會有很大的輻射力,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路透社3日的報道則關注了政協報告中與民族關系有關的內容。報道以《中國尋求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為題稱,俞正聲在報告強調中國將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并推動其工業化進程。 報道說,俞正聲要求人民政協做好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工作,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密切與少數民族群眾和信教群眾的聯系,“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團結和諧,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完) |
相關閱讀:
- [ 03-04]盤點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9大關鍵詞
- [ 03-03]俞正聲從6個方面部署人民政協2014年工作
- [ 03-03]人民政協高度重視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
- [ 03-03]俞正聲:為全面深化改革營造良好環境
- [ 03-03]俞正聲:切實尊重和保障委員的各項民主權利
- [ 03-03]俞正聲:人民政協履行職能要有必要的制度保證
- [ 03-03]俞正聲:不斷深化人民政協對外友好交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