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互聯網金融——金融與IT界代表委員的風云對話
2014-03-04 19:11? 王宇、張辛欣、華曄迪?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錦 黃曉夏 |
分享到:
|
(兩會議政錄)三問互聯網金融——金融與IT界代表委員關于互聯網金融的風云對話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王宇、張辛欣、華曄迪)從最早的支付寶,到紅遍大江南北的“滴滴打車”,到熱熱鬧鬧的跨年微信紅包,再到“保險版余額寶”的推出,近期以來,互聯網企業在金融領域頻頻攻城略地,一時間,互聯網金融烽煙四起。 互聯網金融到底是“馬上”有錢,還是“馬上”有風險?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業是攪局還是顛覆?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的路徑何在?圍繞著這三個問題,在京參加兩會的來自金融和IT領域的代表委員對這一話題展開了對話。 如何看待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問題? 【事件陳述】各種互聯網金融產品因其方便快捷和超高收益,迅速成為網民的理財神器。但另一方面,此前發生的若干起網貸公司跑路事件也同樣亟需引起人們重視,原先在網貸行業口碑還不錯的一些公司因資金鏈出現問題而一度停業的案例,更是不得不讓人深思:互聯網金融,到底是“馬上”有錢,還是“馬上”有風險? 【代表委員觀點】 觀點一:創新總是伴隨著風險,還需監管到位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互聯網從業者都不是金融專家,我們目前做到的也只是金融營銷層面,對金融產品的創新,既沒有牌照,也沒有能力。我承認會有風險,創新永遠與風險并存。 ——全國人大代表、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鄧中翰:對互聯網金融一定要有探索和包容的心態。我國改革開放多年來,一大經驗就是鼓勵創新,允許嘗試新東西,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國家活力得到提升。至于創新過程中出現一些風險,也是正常現象,這時監管也要跟上。 觀點二:只宣傳收益本身就是一種風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任何一類投資產品如果只宣傳收益,而不把風險說夠,這本身就是一種風險。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互聯網金融在提供極大便捷性的同時,確實面臨著風險的問題。特別是貸款人的誠信問題。目前不少P2P公司都宣稱其融資的違約率極低,但實際上背后依靠的是資金池的搭建,信用風險正在不斷積累。 對傳統金融業是攪局還是顛覆? 【事件陳述】由于各種理財神器的出現,銀行存款搬家現象日益明顯。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銀行里的人民幣存款流失了9000多億元,而最早進入該領域的“余額寶”,目前其吸金規模已超過4000億元。有人說這是攪局,也有人說這是互聯網對傳統銀行業的顛覆。 【代表委員觀點】 觀點一:互聯網金融正在改變傳統金融業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變,是外在能力對原有資源的提升。它對金融是一種改良,也是一種顛覆。 ——雷軍:互聯網其實是一種全新的思想,它用完全不同的思想來看待業務、看待市場、看待用戶。所以說互聯網不是金融的工具,它是這個行業的改變者。 觀點二:互聯網金融還取代不了傳統銀行 ——全國政協委員、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盡管互聯網金融現在發展勢頭很迅猛,而且也存在諸多優勢,但是互聯網金融要想取代傳統銀行業的所有業務是不可能的。當然也會逼著金融業有一個脫胎換骨的改造。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路徑何在? 【事件陳述】央行此前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移動支付的筆數和金額同比增幅雙雙超過200%,是當年電子支付筆數和金額中增速最快的一部分。事實上,移動支付的爆發式增長只是當前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一個注腳。過去的一年被譽為互聯網金融元年,今后互聯網金融又將何去何從? 【代表委員觀點】 觀點一:鼓勵和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政策需完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互聯網的金融業務發展算是一個新事物,所以過去的政策、監管、調控等各個方面不能完全適應,需要進一步完善。但整個來講金融業的政策是鼓勵科技的應用,因此也是要跟上時代與科技的腳步?,F有的政策有的不全面,個別有漏洞,有的地方競爭上不一定公平,這都會通過改善來促使健康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王景武,對互聯網金融應持鼓勵態度,但當前互聯網金融卻游離于金融監管體系之外,互聯網金融發展應該受到必要和適當的金融監管。 觀點二:支持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 ——全國政協委員、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黨委書記白鶴祥:余額寶、零錢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模式,為利率市場化接下來的普及做了鋪墊。從這個層面上講,互聯網金融的“野蠻生長”值得鼓勵。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作為金融和互聯網交叉融合的產物,互聯網金融是當前最具創新活力和增長潛力的新興業態。2013年被業界譽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年”,在中國金融變革的大背景下,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形成相互博弈、相互交叉、共生共進的格局。2014年互聯網金融將再次迎來創新發展高潮。 許多代表委員都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傳統銀行業也好,新興網絡企業也好,恐怕誰都無法忽視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以及它對經濟發展的巨大改變。 互聯網金融或將顛覆掉的不是金融等某個具體行業,它正在顛覆的其實是一種壟斷的金融生產方式,傳統金融業靠壟斷攫取利潤的日子或許不會長遠了。 當然,加強互聯網風險防控已成為擺在企業和監管者面前的首要課題,不過不能因為有風險而扼殺創新,關鍵是在國家層面制定符合市場規律的政策進行有效引導,進一步促進互聯網金融在中國蓬勃而有序的發展。 |
相關閱讀:
- [ 02-28]余額寶引發業內外大論戰 互聯網金融產品迎最嚴監管
- [ 02-24]傳統銀行大佬:互聯網金融不能這么玩
- [ 02-24]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超30只 各類寶收益率差距縮小
- [ 02-19]中信銀行獲“最佳互聯網金融托管創新獎”
- [ 02-18]互聯網金融動了傳統銀行的奶酪?
- [ 02-17]互聯網金融監管辦法正制定 應該完善監管底線
- [ 02-13]互聯網金融理財野蠻生長 投資不可貪圖"馬上有錢"
- [ 02-12]萬億移動支付痛點遭猛踩 互聯網金融陷轉化疑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