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4日電 (記者 朱曉穎)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大學校長陳駿4日在談及中國高考制度改革時認為,改革最關鍵在于高校應有更多擇錄權。 其他代表也有不同意見。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就提出,望能建立“多投多錄,高校、考生雙向選擇”的錄取模式。 “只有把自主權交給高校,才有可能保證改革的成功。”在陳駿看來,“操刀”改革最關鍵的是高校要有更多錄取主動權。 高考被成為中國“第一大考”。本輪高考改革,被認為是繼1977年恢復高考之后,最具革命意義的一次,提出“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等機制,旨在打破被詬病多年的“一考定終身”。 陳駿認為,本次改革方案借鑒了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招生制度、錄取經驗,但前提是,美國高校錄取自主權很大,考核中很多指標很難量化,不能量化如何評判成績高低?只有把自主權交給高校、高校以實際情況擇錄的辦法。 在公平錄取問題上,陳駿認為,高校作為錄取的主體,政府、社會要給予監督,怎樣形成三者關系,這很重要。 全國人大代表、東南大學校長易紅認為,是否能打破高考“一考定終身”,關鍵在于是否能達到制度設計的初衷:有利于受教育者的成長、選拔人才、促進公平。 易紅表示,取消高考是不可想像的,高考改革應是漸進式的,且考慮到差異化問題,應允許不同的地方有不同做法。(完) |
相關閱讀:
- [ 03-04]崔永元被圍堵再提"我敢說" 趙本山稱沒看過"星星"
- [ 03-04]兩會明星"惜言":成龍叮囑記者小心臺階(圖)
- [ 03-04]崔永元:將提出反濫種轉基因提案
- [ 03-03]葛劍雄:孤立進行高考改革不可能成功
- [ 03-01]十年自主招生為中國高考改革探路
- [ 02-27]各地各部門部署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述評
- [ 02-27]異地高考邁開教育公平新一步
- [ 02-24]復旦大學“千分考”退場引思 高考改革:不在考幾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