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記者前往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就“3·01”案件中醫院就志愿者服務、患者恢復情況等進行了采訪。 采訪中記者得知,目前醫院庫內共儲備了近100名志愿者,每天有近60名志愿者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生活陪護,在志愿者的悉心陪護下,目前醫院收治的“3·01”案件傷者情緒穩定,病情恢復良好。 60名志愿者每天進行一對一陪護 據醫院團委書記張翀介紹,從2日下午,醫院啟動了志愿者服務環節,從醫護人員、大學師生、社會人士三個渠道吸收了具有相關醫學背景的志愿者,此外,臺灣慈濟基金會也有12名志愿者加入到團隊中來,共同為“3·01”事件傷者提供一對一生活陪護服務。 醫院科教部主任張鴻青在白天進行完管理工作后,晚上又承擔起了志愿者服務工作,每天的工作幾乎都到深夜才結束。 “病人在醫院待的時間長了,需要打打岔,我也會跟他們聊聊家常。” 張鴻青說,患者除了身體治療外,更重要的是心理治療。 “希望通過志愿者活動,向患者傳達的是,雖然他們遭遇了不幸,但全社會都在有愛的付出。” 張鴻青說,自己為傷者準備了水果,也根據傷者的愛好帶一些書籍,轉移一些消極情緒,通過這些志愿活動,也把醫院的情況與患者交流,安撫傷者情緒。 “真的是一天比一天好,精神狀態也非常好。”對于傷者的恢復情況,張鴻青十分欣慰。 在昆明工作三年的臺灣人謝惟紹也是慈濟基金會的成員,在了解到“3·01”事件經過后,他迅速和老板請假,3日上午8點半便到醫院來進行志愿服務。記者剛到醫院的時候,他正與傷者聊天,氣氛輕松愉悅。 “感謝院方對我們工作的支持,組織我們上課。”謝惟紹說,看到許多醫生用心為患者治病,患者恢復情況良好,情緒開朗,自己也感觸頗深。 “我不會把他們當患者,就當普通人對待,和他們聊天,肯定他們正面的部分,比治療吃藥還有效。”謝惟紹說,在自己志愿者服務工作中,反而是患者提供給他很多成長的經驗。 傷者:醫生忙里忙外關照我們 18歲的盧巧俊是浙江人,今年也是她到云南麗江讀大學的第一年,1日晚正準備坐火車返校的她,在火車站被暴徒襲擊,砍傷臂膀。經過醫院收治后,恢復情況良好,盧巧俊的父親盧劍也在事發后迅速趕到昆明陪伴她。 “孩子情緒恢復挺好的,只是偶爾想起來還會有點后怕。”盧劍說,事發后女兒給自己打了個電話,自己在網上看到當晚發生的事件后,便聯系了自己在昆明工作的表妹,第一時間趕來醫院照顧女兒。 3月2日晚,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李立介紹,“3·01”案件中傷者的醫療費用、家屬食宿全部由政府負責。 “感謝政府,感謝我們的民政部門。” 在了解到這一信息后,盧劍與女兒都十分感動。 “醫院的醫生,志愿者和護士都非常關心我們,忙里忙外,每天都跑到病床前問候。”盧劍說,當聽說政府為女兒自己很信任志愿者和醫生們,有他們的陪護,過兩天他也能放心地回老家工作了。 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目前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也從北京請到了心理專家,將陸續為“3·01”案件中的傷者提供心理干預,志愿者的服務也將根據傷者恢復情況繼續進行。 |
相關閱讀:
- [ 03-04]昆明“3·01”事件特寫:我要對得起這身鐵路制服
- [ 03-04]昆明暴恐案:志愿者一對一陪護 助傷員走出陰霾
- [ 03-04]昆明火車站快餐店憶述:我的員工讓我感到驕傲
- [ 03-04]安理會聲明讓CNN形同裸奔
- [ 03-04]昆明火車站“3·01”嚴重暴力恐怖案成功告破
- [ 03-04]軍界委員同聲譴責昆明暴恐事件 吁制定《反恐法》
- [ 03-04]嚴懲暴恐 保人民平安
- [ 03-04]反恐也玩語義學把戲西方是在玩火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