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財政赤字增至1.35萬億元 赤字率保持不變
2014-03-05 11:32? 韓潔 羅博?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韓潔 羅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今年中國擬安排財政赤字1.3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500億元,財政赤字率為2.1%左右。其中,中央財政赤字9500億元,由中央代地方發債4000億元。 分析認為,2014年我國赤字規模盡管較去年的1.2萬億元有所擴大,但赤字率穩定在去年水平,這種既帶有積極色彩,又力求穩妥的安排凸顯當前復雜的財政經濟形勢。 “總體來看,我國赤字率仍處在安全區之內,赤字率不變,政策擴張的力度不變。”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說。 國際上通常用兩個指標來評價一國財政風險:一個是赤字率,即赤字占GDP比重不超過3%;另一個是國債余額占GDP比重不超過60%。 5日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的財政預算草案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中央財政國債余額限額為100708.35億元。測算顯示,這一規模占GDP的比重不足20%。 不過,盡管如此,我國面臨的財政風險依然不容忽視。全面審計摸底出的全國政府性債務規模超過20萬億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債務超過一半,潛在的風險成為國際關注的熱點。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入吃緊,尤其是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應引起高度重視。”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謝超英說,當前應警惕一些地方過度依靠賣地、融資等手段獲取城市建設資金,未來可賣的資源越來越少,如何還債成了問題。“如果處理不好,不排除一些地區會引爆風險。” 復雜的財政形勢正倒逼我國財稅改革提速。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部署未來改革時著重強調了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并將財政上升到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地位。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則明確將“抓好財稅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 “今年預算報告改變了編寫結構,在部署2014年財政工作時,將財稅改革任務放在首位,突出了今年改革的重要性。”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注意到了這一變化。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中,下一步財稅改革的難點和重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解決錢怎么花好問題的預算改革、解決錢怎么來問題的稅收改革,以及解決誰來花錢問題的財政體制改革。 在李揚看來,三方面改革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而從今年預算報告看,針對每方面都列出了改革新舉措,凸顯推進改革的堅定決心。 預算改革是最大的看點。過去十多年,我國公共財政收入迅速從2002年的不足2萬億元躍至2013年的近13萬億元,然而粗放的預算管理帶來了政府花錢效率低、腐敗浪費等諸多問題。 而處在分稅制改革20周年的坐標軸上,2014年也是我國稅制改革的關鍵年——外界關注,只剩下兩年時間表的營改增改革能否順利前行;關系百姓利益的房產稅改革將如何邁出新的步伐;霧霾圍城下,我國將如何推進環境保護稅、資源稅等重要稅種的改革。 對于關系中央與地方財力分配的財政體制改革,更是觸及深水區的改革難題。 “以營改增為例,表面看是兩個稅種之間的改革,但實際卻是關系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的改革。”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財政廳廳長于國安說,以山東為例,營業稅約占地方財政收入三分之一,如果全部改為中央與地方收入共享的增值稅,地方稅收勢必減少,如何避免地方利益不受損,需要中央統籌考慮。 “中國改革的難點在于制度,改革就需要打破舊制度,建立新制度。”李揚代表說,距離2020年改革要取得決定性成果還有7年時間,今明兩年將是我國財稅體制改革任務最繁重的時期。 |
相關閱讀:
- [ 02-14]澳大利亞欲售千億澳元國有資產 平衡財政赤字
- [ 12-12]美國聯邦政府11月財政赤字達1352億美元
- [ 10-25]奧巴馬敦促推進移民改革 給“黑戶”合法身份
- [ 07-29]知情人士稱高層劃定財政赤字率紅線:不得超3%
- [ 06-22]希臘內閣面臨改組
- [ 06-13]馬來西亞2013年財政赤字將減至占國內生產總值4%
- [ 06-12]希臘政府關閉國家廣播電視公司 降低財政赤字
- [ 04-30]美歐財政緊縮政策引發爭論 經濟或被拉回疲軟軌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