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人大代表:農村教師不能被層層“割韭菜”
2014-03-06 15:41:1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兩會議政錄)農村教師不能被層層“割韭菜” ——基層人大代表呼吁重視農村教育“斷層現象”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 潘強)“村里的好教師往鎮里走,鎮里的好教師往縣城走,縣城的好教師往市里走,層層‘割韭菜’。好老師走了,孩子的學業就荒廢了。”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河池市大化縣高級中學教師藍春桃說。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繼續加大教育資源向中西部和農村傾斜”“加強農村特別是邊遠地區教師隊伍建設”,對此,一些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充滿期待,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河池地處大石山區,超過一半的學生來自農村,作為基層教師,藍春桃認為發展農村教育是農村地區脫貧的根本,也是推進城鎮化的關鍵內容。“但目前,偏遠山區的農村老師多為代課老師,教育資源緊缺,現狀令人堪憂。” 隨著“普九”以及“兩基”的達標,農村學校的設施有了很大改善,現在的問題就在“軟件”。“有好的機器設備,誰來教?怎么教?怎樣學得好?”藍春桃說,以大化中學英語設備為例,目前學校擁有140多臺人機對話機器,但具有現代教學經驗的老師很少,存在“斷層”現象,學生素質也相對較低,適應高科技的能力比較有限。 廣西陸川縣烏石鎮陸河村黨總支書記梁麗娜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一年多來,長期在農村教學點搞調查,十分關注農村基礎教育發展。她所在的陸河村有4000多人,適齡學生有近400人,可村里只有18名老師,其中三分之一為代課老師。由于那里地處山區,學生被分散到三個教學點,其中一個教學點只有一位60多歲的退休老師,需要負責三個年級的所有課程。 “由于沒有好的老師以及農村教師年紀相對偏大,農村學生很難跳出‘農’門。”梁麗娜說,她到過云南、貴州等西部省份考察,發現這種現象比較普遍。 “沒有比較理想的薪資、待遇根本留不住人。”梁麗娜說,貧困地區教師很多不能享受各種保險、福利和獎金,同工不同酬、待遇不對等。 “改善農村師資隊伍狀態,必須提高其收入水平。”藍春桃表示,要為農村教師營造優質的生活條件,不僅要事業留人、感情留人,更重要的是待遇留人。 梁麗娜建議建立“城鄉教師輪崗制度”,規定城里的教師必須到農村支教,服務期滿的教師可獲得更多晉升和加薪機會,同時,農村教師也要到城里交流,獲取新的知識,開闊眼界。 |
相關閱讀:
- [ 03-06]兩會小清新女翻譯 盤點近年兩會女翻譯
- [ 03-06]兩會關注:“中國式”養老,錢從何來?
- [ 03-06]浦城供電公司確保"兩會"期間電網運行安全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