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委員談"寶寶"們:甚少買 但很關注
2014-03-07 09:21?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數額不大,操作方便,每天打開手機就可以看見收益,聽到這兒,您可能一下就明白剛才說到的是什么那就是互聯網理財產品,不管您有沒有投資這個互聯網理財產品,您肯定聽說過。不可否認,互聯網理財現在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了。那么,現在有多少人每天打開手機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余額寶收益?又有多少人把閑錢都用來購買理財通? 因為越來越高的收益確實誘惑很大。有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前后20天的時間里,余額寶的客戶數增長了1200萬。有800多萬的用戶在春節期間玩起了微信搶紅包,將銀行卡綁定到微信支付平臺,便于購買理財通。眼看各種互聯網的理財產品在金融市場是發展得如火如荼,前來參加全國兩會的銀行及金融業的代表委員又是怎么看待互聯網理財的?他們也買理財“寶寶”嗎?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商銀行江西省分行行長倪百祥表示自己雖然沒有買,但是身邊的人都關注過。 倪百祥:我沒買過。我知道,現在就是余額寶之類的東西。親朋好友他們有的說買了,有的說沒買。 同樣沒有買過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漳州農村商業銀行董事長滕秀蘭也表示,盡管自己的孩子買了,但是也有顧慮。 滕秀蘭:小孩什么都是在金融部門,他們有嘗試,但是沒有把這種資金都投放在里面。 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銀行業代表委員的回答幾乎異口同聲,“我沒買過,但是我很關注。”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少年輕的代表委員都是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擁躉。 全國人大代表秦忠:因為它比銀行的利率高一點啊,肯定好啊,對老百姓來說。 這個對比很明顯,年輕的代表委員很多都是買過的,而銀行業的代表委員幾乎一口同聲說沒買過。既然互聯網理財產品又方便又快捷,銀行業的代表委員為什么不愿意嘗試呢?面對來勢洶洶的互聯網金融,他們難道感到有壓力嗎?他們又怎么看呢?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行長周學東坦言,互聯網金融的長板正是傳統金融業的短板。 周學東:比如說任何一個人,在任何一個場合,可能是在公交車上,在地鐵上,甚至在上洗手間的時候,他就可以拿著一部手機就把他的一些金融的產品,包括一些購買商品的行為就完成了,就可以把大家一些零零碎碎的時間利用起來。傳統的金融機構做不到這一條。 全國政協委員、招商局董事長兼招商銀行董事長傅育寧則直言,互聯網金融在打擦邊球。 傅育寧:目前的互聯網金融所做的事情是利用基金的方式吸收民間的資金。他把過去儲戶的活期存款吸收到基金中,反過來存給銀行,已經實際上打破了目前還沒有放開的存款利率。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民間存款。 不過,不管怎么看,銀行界的代表委員們一致的觀點是,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的提醒值得一聽。 李稻葵:在互聯網上的理財產品是最容易被擠兌的,信息快、操作也快,都不用排隊,直接上個網就可以擠兌了,所以這里面的風險非常大。 中國工商銀行江西省分行行長倪百祥建議,要對購買者進行風險承受能力的鑒別。 倪百祥:我們要提示他,我們理財產品是分級的,保本的、不保本的,它的風險等級是低的還是高的,我們都要告知購買的客戶。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銀監局局長高飛在本次兩會上就提出要修改《商業銀行法》:哪些應該進入監管的視野,哪些應該作為非金融機構進行經營的,都應該在法律中明確。 高飛:要很好的管理,很好的監督,不至于走的偏離,或者出現一些非法的集資,給存款人、投資人的利益造成損害。 關于互聯網金融的爭議很多,有人說他們是吸血鬼,有人說他們是變革者。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行長周學東認為,在不涉及公共利益安全的前提下,要允許互聯網金融進行嘗試。 周學東:各種觀念大家都可以探討,如果講的有道理,我覺得我們監管部門應該要聽的。比如說這個事情從長遠來說,它是一種趨勢,我們應該先既不是鼓勵它或者制止它,就是至少要有一種包容和開明的態度去看待這個事。 |
相關閱讀:
- [ 03-07]福建代表委員熱議:全面深化改革 打造“四個環境”
- [ 03-07]代表委員痛斥藥品審批效率低 新藥上市推遲5至6年
- [ 03-07]90位委員聯名“緊急提案”防止傷醫
- [ 03-07]代表委員支招廈門建自貿區:打好臺灣牌 爭取先行先試
- [ 03-07]駐閩全國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