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記者梁爽、通訊員田乃偉報道:前日清晨,天河區有一名50多歲男子在家中對妻子進行約10分鐘的毆打、掐脖后,拿著菜刀尾隨逃命的妻子做出砍殺的動作。受傷女子被送至廣州武警醫院救治。 據記者了解,大約5個月前,該男子懷疑妻子有外遇,并開始實施家暴行為,經常臆想自己遭到他人謀害,今年1月份時被廣州腦科醫院芳村門診部診斷為精神分裂癥患者,但他的家人苦于資金短缺無法送其住院治療。 妻子身上舊傷添新傷 5日清晨不到6時,一聲聲凄厲的“救命”在天河區銀定塘前街內響起。沿街商鋪幾乎都還沒開門營業,一位滿臉是血的40多歲女子敲開一間店鋪的大門求助:“神經病要殺我!老板你好心開門救救我!”該女子逃出出租屋的幾分鐘后,一名50多歲的男子也尾隨而來。好心人打了120和110求助,救護車將受傷女子送到廣州武警醫院救治。 “她被送來時大約是清晨6時多,滿臉是血,”據武警醫院一名工作人員回憶,“她兩個眼角流血,面部淤青,頭部有疙瘩和腫塊。”大約半小時后,她的兒子趕到醫院。武警醫院眼科中心給出的診斷結果是:腦震蕩,頭左頂枕部血腫,頭右顴部鈍挫傷并血腫形成,頸部鈍挫傷,左右眼挫傷。 記者昨日上午在醫院見到了傷者賴曉敏(化名),今年44歲,廣東梅州人。她的右眼蒙著紗布,左眼眼角有明顯的紫色淤青,脖子上有一道紅色勒痕,右手手背上插著輸液管。傷人者是她的丈夫林沖(化名),今年50歲。 “他說我有外遇,想置我于死地,然后誣陷到兒子身上,”賴曉敏說,“我一分鐘都不想見到他,一聽到他的腳步聲心里就發慌。” 這已不是林沖第一次打人。賴曉敏的右手手腕處有大面積的淤青,那是三四天前被林沖用拳頭打腫的;手腕背面有一道牙齒印一般的疤痕,那是20多天前留下的。 丈夫要求醫生不要救 據介紹,為了躲避家暴,賴曉敏和林沖兩人分居。賴曉敏和兩個兒子住在天河區銀定塘前街的一間出租屋里,兒子擠上鋪,她睡下鋪。林沖在附近的小區當保安,住單位宿舍。5日清晨4時許,林沖用鑰匙打開母子三人的家門,爬到上鋪睡覺,兩個兒子離開后,他突然爬下床。面對警覺的妻子,他稱自己要上廁所。 “他回頭看了我一眼,突然說了一句,‘給別人用(指有外遇),還不如我殺死你’,抄起身邊的木凳子在我頭上砸了六七下。再用手掐住我的脖子,估計有10分鐘,”賴曉敏回憶道,“我被掐得快不行了,用力把他的手掙開,逃到大街上。他進廚房拿了菜刀,跟在我身后不斷地揮來揮去。” 清晨的街上沒有行人,她躲到一家剛要開門營業的店鋪內,店鋪老板幫她報警。林沖尾隨而至,辯稱賴曉敏是自己撞墻受傷的,又稱是兒子打傷的。 賴曉敏被送至醫院搶救時,林沖拒絕掛號。“他叫醫生不要救,說是等兩個兒子回來收尸。”賴曉敏告訴記者。 被查出精神分裂癥 林沖的小兒子林永(化名)告訴記者,父親去年12月開始有頻繁的家暴行為,今年1月份被診斷患有精神分裂癥,至今服用藥物。 “去年10月份,我爸突然懷疑我媽有外遇,最初是吵架,然后開始動手。”林永說。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從去年12月份開始,林沖開始每天打人,隨后他開始臆想有人要毒害自己,為此曾經乘坐出租車躲到佛山打工,不久回到廣州。 林沖的臆想愈發嚴重。“別人做的飯不敢吃,怕有人下毒。對手機、收音機等電器反應非常強烈,說自己進了‘輻射黑名單’,我們在家里都不敢開手機。”林永說。 今年1月17日,林沖被帶到廣州腦科醫院芳村門診部做全身檢查,醫生臨床診斷認為他患有精神分裂癥。“醫生開了藥,沒有說要住院,也沒有提到他的暴力傾向,”林永說,他希望治好父親的病,但是苦于收入微薄。不知道該怎么辦。 施暴者:天和地給我托夢 記者昨天中午在街上見到了林沖,他身材瘦削矮小,有少許白發。他聲稱賴曉敏是撞傷的,并稱她有外遇,而且這名“外遇”花錢派人到佛山多次要害死自己。 他帶記者到出事的出租屋門口,指著頭頂密布的電線,聲稱這是兒子害他的手段。“兒子用我的血和頭發復制了我,復制我的手機卡偷聽電話,我現在手機都不敢開機。這個網線(指著電線)一開,地上水泵一開,輻射就會反彈到屋里,要害我。”林沖說,自己在去年12月的某天聽收音機時突然感到腸胃腫脹翻滾、心情緊張,然后得出了這個結論。 記者問他對“外遇”、“毒害”的推斷有無證據,“當然有證據!我是七月初七出生的,天和地會給我托夢,我會知道。”他指著天空和腳下說。 (報料人向先生,三等獎100元) |
相關閱讀:
- [ 03-05]臺灣一男子疑妻外遇 持菜刀挾持要求看LINE
- [ 02-28]懷疑大陸籍妻子外遇 臺灣男子持鐵棍殺妻(圖)
- [ 02-25]外遇:婚姻中的“疾病”“治”還是“不治”
- [ 02-21]臺灣知名網拍品牌創辦人婚變 前公公指外遇周品均喊告
- [ 02-20]都是疑心惹的禍 被懷疑有外遇女子用頭撞墻自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