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賢談昆明暴恐案哽咽:曾自己在房里靜靜思考
2014-03-07 20:24? 張子揚?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然而真正等會議結束的那一刻,張春賢步出會場時,也就出現上述那一幕,100多名記者向他圍過來,甚至有記者摔倒。 “是不是對恐怖分子嚴打造成的恐怖事件上升?”一位境外記者提出。 聽清問題的張春賢走向記者的話筒,回應道,“(暴恐)不是說哪個地方‘打得多’、‘打得少’,它是必然要產生的,試想一下,新疆如果沒有付出這么大的代價,沒有在黨中央領導下取得這么大的成效,不打就不發生了?不嚴打就不發生?正是因為現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才將暴恐限制在最低限度。” 在張春賢看來,暴恐活動與國際“大氣候”與國內“小氣候”有關系。現在境內外“三股勢力”加速合流、借助互聯網等新興媒體極力搞煽動破壞。現代化信息傳播手段也為暴恐分子傳播暴恐思想和技術提供了便利。 “現在新疆的暴恐,90%是‘翻墻’,根據網絡上一些視頻,不斷形成暴恐,但相信經過大家共同努力,不斷提高意識,不斷學習先進方法,是可以把它壓到最低限度的……” 據張春賢透露,在“3.01”云南暴力恐怖事件發生后,他自己心里感到非常難受。“我曾一個人在房子里,靜靜考慮這件事,究竟為什么這些人會喪盡天良?” 這位曾被香港媒體稱之為內地“最開放官員”,說到此一度哽咽。 時隔15個小時后,7日上午,張春賢再一次走進新疆廳,參加新疆自治區代表團全體會議。 對于昨天中外媒體的“熱情”,張春賢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感謝大家關注新疆,支持新疆。” 有外報曾這樣評論:其實從張春賢接到中央調令主政新疆那一刻起,他就要應對西部邊陲這一各種情況錯綜復雜的地區:一面要應付“三股勢力”的種種破壞,一面要處理好“7.5”事件遺留下的種種矛盾,以及就業、南疆發展等系列難題,即便個人能力再強,也將會遇到重重壓力。 如今,四年過去,他從未向人們解釋過,在新疆工作到底有多難。 或許,在外人的印象中,這位皮膚漸漸變得黝黑、說話聲帶著沙啞的中共高官,帶給人們更多的是寬厚的笑容。 記者注意到,2009年發生的“7·5”事件是新疆各族民眾都不愿意回憶的,那時,百姓與百姓之間、百姓與政府之間曾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張春賢指出,“如何才能讓冰冷的民心暖過來,改善政府形象,唯有大力發展民生。” 有人曾統計過,在張春賢履新之后的一年,新疆平均不到3天就有一項惠民政策出臺,全區各族民眾的錢袋子漸漸鼓起來。 四年間,他幾乎走遍了新疆每一個角落,所到之處,留給當地最大的變化就是“變化”,而他告訴當地官員,新疆的發展只有深化改革這“關鍵一招”。 然而,伴隨著新疆這些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另一方面恐怖勢力、分裂組織卻不肯輕易罷休。 “這確實不是民族問題,也不是宗教問題,現在加一句,也不是哪個地區的問題。”張春賢說,“新疆現在是反恐的前沿陣地和主戰場,又是處于暴力恐怖活動活躍期、反分裂斗爭激烈期、干預治療的‘陣痛期’。” 張春賢說,面對“三期”疊加的形勢,要把著力點、著眼點放在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上,作為第一位的任務。 而在今年兩會期間,他曾告訴新疆團的全國人大代表,“大家要理直氣壯向外界傳播新疆的正能量,要讓全國人民對我們有信心。” 張春賢說,“有人問我,現在去新疆還安全嗎?我告訴他們,是安全的,放心去吧。歡迎大家去新疆旅游,還得加上‘熱烈’兩個字。”(中新社記者張子揚) |
相關閱讀:
- [ 03-07]張春賢被記者團團圍住 女記者被擠倒
- [ 03-07]張春賢:現實證明暴恐能打下去
- [ 02-09]張春賢談反恐:各族干部要第一時間敢于發聲亮劍
- [ 09-29]張春賢會見新疆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
- [ 09-03]第三屆中國-亞歐博覽會開幕 李源潮、張春賢出席
- [ 09-02]李源潮張春賢出席西部計劃實施十周年座談會
- [ 07-21]張春賢晤文化部長:現代文化對新疆發展至關重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