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需解決“政府配餐”與“農民點菜”的矛盾
2014-03-07 20:23? 皮曙初?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 皮曙初)“不考慮人工費用,種一畝水稻的物化成本就在500元以上,而水稻保險能夠賠償的金額,一般只有200元到300元。”全國人大代表、湖北保監局局長左緒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惠農保險政策有待完善,使財政補貼政策與基層農民實際需求有機結合,解決“政府配餐”與“農民點菜”的矛盾。 農業保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07年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以來,我國農業保險實現快速發展,目前整體規模僅次于美國,成為全球最重要、最活躍的農業保險市場之一。享受中央財政補貼的險種,基本覆蓋主要糧食作物、大宗經濟作物及養殖業主要品種,開辦區域已覆蓋到絕大部分省市區。2007年至2013年,我國農業保險累計實現保費收入超過1100億元。 左緒文認為,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當前農業保險工作還存在著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一些主要險種保額偏低,影響了農民投保積極性,弱化了惠農政策效果。保費補貼財政資金管理制度也有待完善,中央財政補貼的險種,很多都需要省級以下財政層層配套,有的險種基層有強烈需求,中央也有政策,但由于省級財政沒有配套,就無法開辦,例如山區的玉米保險等。 近年來,我國極端氣候災害頻繁發生,農業大災風險時有發生,給農業保險賠付造成了壓力,不利于農業保險的穩健經營。左緒文認為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對做好農業保險工作非常重要、非常緊迫。他建議出臺一個全國性的指導性文件,統一規定水稻保險金額、費率基本標準,并免去水稻保險農民自擔保費部分,以及縣級政府配套部分,改為中央財政統一承擔,穩步提高對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的保費補貼額度和補貼比例,進一步增強惠農政策效果。 |
相關閱讀:
- [ 01-22]以房養老今年將試點 鼓勵保險公司參與養老服務業
- [ 10-15]上海市長要求全面梳理防御“菲特”暴露出的問題
- [ 07-22]山西省2015年末將實現農業保險全覆蓋
- [ 11-17]授權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29號)
- [ 11-16]中國將對農業保險經營依法給予稅收優惠
- [ 11-16]《農業保險條例》公布 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
- [ 10-24]國務院審議通過《農業保險條例(草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