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怎么成為"一池活水"--政協委員追問央行銀監會
2014-03-07 21:56? 韓喬?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 韓喬)“現在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普遍反映資金成本越來越高,怎么讓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怎么降低企業成本?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有什么具體措施?” 全國政協委員張小濟7日在經濟界別聯組會議即將結束時,向在場的金融官員拋出一串問題。 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澆灌小微企業、“三農”等實體經濟之樹。 資金怎么流向實體經濟? 張小濟委員的提問得到現場很多委員和記者的呼應,大家發出會心的笑聲。 央行數據顯示,至2013年末,中國廣義貨幣存量已突破110萬億元,占GDP比重已近200%,可是,小微企業、“三農”等實體經濟卻長期面臨“融資難”。 “這個問題請央行和銀監會兩位領導回答。”張小濟補充說。 安靜了幾十秒鐘后,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郭慶平首先打開麥克風: “我覺得,一方面增量上要優先支持三農、小微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這個過程中,對產能過剩行業在信貸上要嚴格控制。” 另一方面,郭慶平說,在搞活存量上,像資產證券化這樣好的方法應該通過試點擴大。 他說:“有些企業占用資金比較長,銀行要把中長期貸款搞的更活一點,資產證券化是個出路。”他舉例說,鐵路行業中長期投資占比較大,可以把部分鐵路中長期貸款通過資產證券化方式盤活,騰挪出很多資金投放新的產業。 一旁的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接著說,可以建立貸款轉讓市場,因為貸款的資產證券化有嚴格限制條件,必須標準化,銀行間貸款轉讓市場可以讓貸款活起來,轉起來,便利起來。 周慕冰同意,貸款要支持國民經濟的重點領域說和薄弱環節,包括三農、小微企業和保障住房建設等。 “我給大家報告個數據,去年涉農貸款增長18.5%,同期貸款平均增長率13.9%,涉農貸款增速高出大約4個百分點,這就是盤活存量了,”他說,“小微企業貸款增長19.3%,比平均增速超過大約5個百分點。” 表外資金到哪兒了? 聽過這些數字,張小濟委員又說話了:“我再追問一個問題,銀子銀行資金主要流到哪去了?有數字么?” 周慕冰略思考了一下回應道,國內國外對“影子銀行”的定義不完全一樣,首先要看什么是“影子銀行”? 張小濟打斷他的話:“我們不討論學術問題,說說中國的事兒。” 周慕冰說,國際上認為“影子銀行”是發揮信用中介的作用,但沒有在政府部門監管范圍內。按照這個標準,“影子銀行”在中國沒有,中國現在所有銀行業務都在監管部門監管范圍之內。 但他也坦言,對各類銀行業務的監管力度和方式是不一樣的,監管部門正在加緊制定相關措施爭取達到對表內表外業務同樣力度的管理以防范風險。 表外資金到哪去了?周慕冰說,也是流向實體經濟了。但他也承認,一些資金繞道表外,流向了房地產和過剩產能領域,流向了政府部門不希望它去的地方,所以現在要加強監管。 “政協不是建言獻策么?對話最好了” 會后,張小濟表示,金融官員沒有回避他的問題,剛才的回答透露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很多表外業務資金去了不該去的地方,包括房地產、產能過剩領域。 “政協開會就應該多一點對話,和政府對話能看出政府的態度,政策的導向和改革的決心。”他說。 張小濟委員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的研究員,經常與企業,特別是出口型企業打交道。 “政協不是建言獻策么?對話最好了。”張小濟說。 |
相關閱讀:
- [ 03-06]英國央行員工涉嫌操縱外匯市場被停職調查
- [ 03-06]委員解析增長目標:7.5%提振市場信心兼顧改革增長
- [ 03-05]美媒:中國匯市管理凸顯兩難處境
- [ 03-05]“余額寶”肯定不會取締
- [ 03-04]央行高層一天內四次表態:不會取締“各種寶”
- [ 03-04]“余額寶”會被取締嗎?周小川:不會!
- [ 03-04]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完善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