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長王毅:習近平本月訪歐
2014-03-09 06:54?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亮明中國底線“清晰給力” “語言非常生動,有新的表述,聽了之后還是很提氣的”,阮宗澤提到,王毅談周邊關系時用“人敬一尺,我還一丈”,談領土主權問題時說“不是我們的,一分不要;該是我們的,寸土必?!保撩鞯拙€,是中國新時期外交負責任的表現。 “別人老在猜中國想干什么”,阮宗澤認為,清晰表明自己的立場和底線,能夠減少誤判。他指出,現在國際上有部分聲 音認為中國越來越“咄咄逼人”,但沒看到這些措施都是在反制別人,是他國先單方面改變現狀。 時殷弘指出,外交家一個很重要的本領就是說話的才能,要用準確、可理解的語言闡述一國的對外政策。王毅昨天用“三氣”總結做好新時期外交的經驗:有底氣,有骨氣,還要大氣,網友也用“三氣”總結王毅的答記者問:有底氣,很大氣,并且接地氣。 □記者會側記 100分鐘16題“效率最高” 昨天記者會時長1小時40分,王毅回答了16個問題,為近年之最,可謂答題效率最高。記者統計2009年至今的6場兩會外長記者會發現,有5個問題是“必答題”,分別是中俄關系、中美關系、中歐關系、中日關系和朝鮮半島問題。 6年來,每場記者會“打頭陣”的問題都是對過去外交工作的總結和對今后外交工作的展望,但時限不同,比如今年是過去一年與新的一年,去年是“過去五年”,因恰逢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而2012年問得更猛,是對“過去十年”的評價。 除外交理念風格、國際形勢格局等問題外,每年都會涉及一兩個當年的熱點問題,如今年的烏克蘭局勢,去年的敘利亞問題,2011年的利比亞撤僑,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2009年的金融危機等。 相同問題的關鍵詞也在改變。比如中日關系,2009年的關鍵詞是“毒餃子”和“東海油田”,2011年增加了釣魚島爭端與中日國民感情問題,而今年“歷史”成為陳述中日關系的關鍵詞。 □精彩語錄 中國與鄰國打交道已經幾千年了,我們歷來秉持以和為貴,以誠待人,人敬一尺,我還一丈,今天的周邊外交我們將更積極地踐行親誠惠容的理念,讓周邊國家和人民更多分享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更好地理解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 ——談周邊外交 我們絕不會以大壓小,但也絕不接受以小取鬧。在涉及領土和主權的問題上,中國的立場堅定而明確:不是我們的,一分不要;該是我們的,寸土必保。 ——談領土海洋爭端 朝鮮半島就在中國的家門口。在半島問題上,我們始終有一條“紅線”,就是絕不允許生戰生亂。處理當前的半島問題要做好三件事,“爬坡、過坎、走正道”,爬無核化這個坡,邁過缺乏互信這道坎,走對話解決這條正道。 ——談朝核問題 2014年不是1914年,2014年更不是1894年,與其拿一戰前的德國來做文章,不如以二戰后的德國來作榜樣?!勚腥贞P系 |
相關閱讀:
- [ 03-08]全國兩會“半邊天”風采
- [ 03-08]兩會調查:人大代表休會時間去哪了?
- [ 03-08]兩會觀瀾:災難面前看到人道的力量
- [ 03-08]門巴族女代表“出墨脫記”:開完兩會4月初才能到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