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房族:每月5張信用卡倒騰著用 對于7880元的安全感工資,網友“索拉”只能苦笑:“生活壓力的確挺大。”“索拉”一個月的工資是3000元左右,他妻子因為生孩子剛出來工作,目前是實習期,每個月工資2700元左右。 “但是我們家的開銷很大,一個月估計要花7000多,兩個人一起才賺5000多。”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個月房租2300元,奶粉1200元,尿不濕500元,一家三口吃飯2500元,交通費50元,通訊費100元,光是這些基本開銷就6650元了,還有些日用品、人情往來等,這樣算下來,一個月7000元少不了的。 小童現在有5張信用卡,每個月的開銷全靠它們。“倒騰著用,拆東墻補西墻,怎么方便怎么用,現在欠債不少呢,有時候還得厚著臉皮‘啃老’,如果房子問題解決了,日子會好過一點。” 調查 安全感,能否靠工資撐起 記者從杭州統計部門了解到,去年杭州市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1262元,也就是說,平均每月3438.5元,這個數字是杭州安全感工資的一半都不到。 在調查中,有人抱怨拖后腿,有人感嘆達標了仍無安全感。大多數人覺得,安全感與工資有關,但不完全取決于工資。“如果物價不高,低工資的生活也能有滋有味。安全感來自個人的消費習慣,更來自健全的社會保障。”網友“丁丁”說。 網友“半根煙”覺得,靠工資支撐起的“安全感”太過脆弱。“物價漲一漲,安全感沒了,房價抖一抖,安全感沒了,一場大病,更有可能將好不容易找到的安全感打回原形。” 網友“麻油”認為,一個成熟的社會不應將“安全感”完全寄托在工資上,教育、醫療、住房、養老這些都有保障了,那我們看病也好,買房也好,都可以依靠這些保障和福利來減輕負擔,化解壓力,而不是完全依靠工資。 還有不少調查者認為,“這個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安全感是來自內心的感受,哪里會有統一的標準?” □本報記者 章高航 |
相關閱讀:
- [ 03-05]網上熱傳“各地安全感工資標準”是2011年舊資料
- [ 03-05]由“安全感工資”讀出民眾的收入焦慮
- [ 03-05]由“安全感工資”讀出民眾的收入焦慮
- [ 02-13]奧巴馬簽署行政命令啟動提高最低工資計劃
- [ 01-30]北京4月起最低工資漲至1560元 調整后惠及311萬人
- [ 01-30]北京上調7項社保待遇標準 最低工資提至1560元
- [ 01-24]中國去年27個地區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平均增17%
- [ 01-17]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倒逼企業“強身健體”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