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巨艦攜陸戰隊尋失聯客機 發現疑似漂浮物(圖)
2014-03-10 09:49? 邱永崢 劉揚 張亦弛?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由馬來西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MH370航班8日凌晨在越南胡志明市管制區與航空管制部門失去通信聯絡,截至9日晚11時30分時,仍未確認該機下落。包括中國海軍大型登陸艦在內的至少十國搜救力量正在出事海域實施搜索或在前往相關海域的途中。目前多國動用大量艦艇、直升機和飛機等裝備,并且很有可能使用了遙感衛星,找到失聯飛機下落應該只是時間問題。不過,這次事件再次凸顯出南海相關國家進一步完善聯合搜救體制、進行聯合搜救演習的必要性。 中國海軍艦艇分撥次馳援 據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報道,目前參與救援的包括中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泰國、印尼、菲律賓、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新西蘭,共有11國艦船飛機。馬民航局總監表示,目前多國共派出34架飛機和40艘艦船。 中國的??樟α空诜謸艽乌s赴事發海域。中國距疑似失聯海域最近的海警3411船于9日11時許抵達相關海域;交通運輸部派出大型專業救助船“南海救115”和“南海救101”;中國海軍“井岡山”艦9日3時左右從廣東湛江出發,艦上載有52名海軍人員、2架直升機以及30名醫護人員,并載有救生裝備和水下探測設備以及食物和水。攜帶夜視儀、潛水裝具、小艇等裝備的“綿陽”號護衛艦8日晚已經出發,預計10日上午抵達。本報記者9日晚從海軍作戰部門了解到,中國增派的導彈驅逐艦“海口”艦和兩棲船塢登陸艦“昆侖山”艦已分別于9日16時左右從三亞、湛江軍港起航,前往搜救海域增援。據了解,“昆侖山”艦搭載有50名陸戰隊員,還有沖鋒舟等救援設備,2架艦載直升機也將與“昆侖山”艦會合參加救援。此外,中遠“泰順?!陛喴验_展搜救,另有4艘船舶在附近海域待命。 由于距離出事海域更近,越南和馬來西亞是較早投入搜索救援行動的國家。馬來西亞皇家空軍出動15架飛機,其中包括4架C-130“大力神”運輸機、1架CM235飛機、4架EC725軍用直升機以及2架比奇飛機。越方派出3架安-26型運輸機和5艘救援船參與搜尋。其中,海軍2艘、海警2艘、航海搜救配合中心1艘。新加坡先后派出一艘護衛艦、一架C-130運輸機和一架S-70B型直升機。菲律賓投入3架空軍飛機和3艘海軍巡邏艇用于搜救工作。印尼駐馬使館9日表示,該國將派5艘船協助搜救。泰國派出3艘搜救船及1架巡邏機。 美國第七艦隊8日發表聲明說,已派遣“平克尼”號導彈驅逐艦前往協助進行搜尋工作,該艦攜帶2架可執行搜救任務的MH-60R直升機。美海軍還宣布,從美軍駐日本嘉手納空軍基地派遣一架P-3C海上巡邏機參加搜救。 海空天裝備各顯神通 對于搜救而言,最基本的是要發現飛機具體的降落或墜落位置,但是由于人們只能大致劃分一個較大海域進行搜索,而且不排除失聯客機墜海的可能,人們只能在一個很大的海域范圍內搜索一些諸如漂浮物和油帶這樣的蛛絲馬跡。而在這方面,遙感衛星和遙感飛機以及具有遠航程長航時特點的反潛巡邏機具有獨特優勢。實際上,遙感衛星或飛機很可能已經參與了搜索失聯客機。 3月9日,中國民航局長李家祥在新聞發布會上談到:“有關的技術手段已經偵看到在北緯6度42分、東經103度29分這個區域內有疑似的漂浮物。還得實地看到才能確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專家9日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說明中國或許使用了遙感飛機或衛星。一般而言能夠“偵看”到疑似漂浮物的裝備主要包括使用合成孔徑雷達或者光學相機的偵察飛機和對地觀測衛星。這些裝備對目標區域實施偵照之后,將相關數據實時傳送到后方進行判讀。對地觀測衛星適合大范圍偵察,但由于軌道較高,無法進一步快速查證,比較符合民航局長描述的“需要進一步聯系國際社會其他國家”進行實地查看的情形。當然,用于搜索的衛星偵測圖像未必一定是中國的,目前國際上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機制。 另外,反潛巡邏機是進行大范圍搜索的好裝備。以P-3C為例,該機留空時間超過10小時,可以在數千米高空以每小時超過600公里的速度巡航,進行長時間搜索。該機攜帶的海面搜索雷達可以敏銳發現潛艇露在海面上的潛望鏡,發現漂浮在海面的飛機殘骸更是不在話下,此外,其磁異常探測儀也可能對客機有一定反應。如果發現可疑目標,還可以降低高度,就近觀察。 一旦發現漂浮在海面上的機身、受困人員,救援工作就會讓位于水面艦艇及其攜帶的直升機、小艇。各種艦船、直升機可使用攜帶的紅外、白光偵察裝備或者通過目視觀察的方式進一步確定受困人員位置,然后通過小艇、直升機進行救援。中國派遣的“井岡山”號大型船塢登陸艦就是一個良好的搜救平臺,該平臺搭載空間大,船上載有52名海軍人員以及30名醫護人員可同時起降兩架搜救直升機,并載有其他救生裝備和水下探測設備、食物和水。該艦很可能將成為未來救援、打撈的指揮中心、后勤支援中心和具體實施救援的主力。 此外,如果進行飛機機體和黑匣子打撈,需要具有主被動聲吶裝置的打撈船和潛水打撈力量,目前中國派出的專業海上打撈力量已經裝備上述設備。 凸顯南海聯合搜救機制緊迫性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認為,目前,如何協調各國搜救力量,充分發揮各自裝備、補給優勢,最大限度提高搜救、打撈效率是重中之重。目前,參與救援的既有海上力量也有空中力量,既有專業搜救單位也有軍方部隊,有的國家之間關系微妙,各國的裝備制式和通信頻段不同也為溝通協同帶來難度。據報道,目前的搜救采取“劃片包干”的方式進行。有專家表示,搜尋與救助是中國與東盟在2002年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合作內容之一。在落實宣言的過程中,中國提出建立與東盟國家海上緊急救助熱線、舉行中國與東盟國家海上聯合搜救、沙盤推演等合作倡議。這名專家認為,這次的救援行動凸顯了進一步完善南海區域聯合搜救機制的必要性,而且這種機制必須在平時各國不斷協同演練的基礎上,才能到關鍵時刻發揮作用?!?(邱永崢 劉揚 張亦弛) |
相關閱讀:
- [ 03-10]盤點MH370在高空失聯的8種可能遭遇
- [ 03-10]中國軍艦全速趕赴馬航失聯航班事發海域 準備充分
- [ 03-10]馬航飛機失聯超50小時:信息碎片難解謎團
- [ 03-10]關注“失聯”飛機是一場生命的守望
- [ 03-10]馬航失聯航班牽動娛樂圈 眾星持續關注祈福(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