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10日文章馬航客機失聯數十小時,239名乘機人的安危牽動人心,家屬心中的無助、焦慮與驚恐,外人看在眼里,也感覺心酸哀痛。 由于機上有150多名中國人,航班飛行終點又是北京,加上3月1日云南昆明剛發生恐襲事件,馬航客機失聯立即引起中國民眾高度關注,電視臺每小時提供最新報道,門戶網站全天滾動報道事件最新動態。為同胞安危的擔憂,加上馬航公關部門最初回應的遲緩,中國輿論這次對馬航大為不滿,聲討鋪天蓋地而來。 怠慢家屬,失聯5小時才發布消息,失聯13個小時才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空等了大半天才聽到三分鐘的聲明宣讀,遲遲不承認墜海,不給消息,消息反復不定…… 公眾,尤其是家屬的憤怒情緒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拉開一點距離觀察,綜合事發頭二天的情況,馬航的應急表現并非那么糟糕,至少不是不人道。 昨天凌晨,從吉隆坡出發的93人馬航行動小組抵達北京進行應急處理,其中包括受過訓練的馬航員工以及15名佛教慈善組織——慈濟馬來西亞雪隆分會的志愿者,他們專程來京安撫和陪伴乘客家屬。另35名在北京的慈濟志愿者也會參與這項服務。 過去兩天來在酒店家屬休息區外駐守,又曾經采訪過2000年新航空難的同事HJ告訴我,受訓來陪伴家屬的航空公司職員叫“Buddies”(本報當時譯作“患難之友”)。這是航空公司在事故時采用的一種機制,目的是為家屬提供一對一的安撫和支援,協助他們穩定情緒,渡過難關。 至于馬航始終不確定究竟是墜毀或是被騎劫,《中國經營報》綜合采訪的四位機長提出這樣的解釋是:按照程序,目前的情況定為失聯沒有錯,因為民航事故的判定是全世界最嚴謹的工作之一,在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爆炸、墜毀和遇難以前,不得使用未經核實的詞語。 馬航最初的滯后反應確實應該批評,但客機失聯畢竟是極嚴重復雜的事件,換作其他航空公司,第一時間的應急公關也可能未盡如人意??蜋C失聯的原因,也都得有證據才能對外發言。 其實,馬航客機失聯事件受到如此高密度的媒體聚焦,除了因為涉及200多條寶貴生命、事件本身撲朔迷離,以及疑似遭恐襲這些因素外,此時正值中國“兩會”(全國政協與人大年會),也是有關新聞在國際上的受關注程度被拔高的原因。 3月8日上午,馬航MH370航班失聯的消息剛傳開時,北京正要進行“兩會”的中國外長記者會。結果,在記者會結束后,大批同行立即轉移陣地到乘客家屬入住的麗都酒店采訪。現場舉目一看,小小的會議室內擠得水泄不通,全是佩戴“兩會”證的同行。 不止世界各地的外國記者,中國各個省市的采訪主力,此時都在采訪馬航新聞。如果不是“兩會”,這許多人都不會在北京。 再者,崛起的“中國”本身也是一個搶眼話題。昨天同事看到歐洲媒體報道說“這可能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二嚴重的空難”,大家就納悶了。馬航客機失聯,失聯前全未進入中國領空,這也算“中國空難”? 我想了想,該報道如果寫“馬來西亞空難”,大概上不了要聞版面,搭上中國,一說是“中國空難”,不立即打眼了嗎? 客機失聯至今已數十個小時,這次出事的,除了150多個中國人,還有70多名其他國家的國民,包括12名馬航機組人員,他們的家屬至今都為了親人安危牽腸掛肚。在經過混亂的最初階段后,希望航空公司以及相關負責人都進一步改善工作,讓家屬得到善待,期待十國救援行動得出結果,祈求上天憐惜人們。 |
相關閱讀:
- [ 03-10]直擊馬航失聯客機搜救
- [ 03-10]馬航:家屬赴馬一周后無消息將送回
- [ 03-10]馬航客機失聯近60時:搜救范圍擴大 無突破性進展
- [ 03-10]馬航給每位乘客提供4張家屬餐票引不滿
- [ 03-10]我救援力量陸續抵達馬航飛機疑似失聯海域展開搜救
- [ 03-10]NASA發布疑似馬航MH370航班失事地點的高清地圖
- [ 03-10]馬航飛機失聯令人費解 有專家建議GPS取代黑匣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