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場要降“虛火”—代表委員談規范文化市場和創作
2014-03-11 17:01? 姜瀟、潘強?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姜瀟、潘強)在文化市場繁榮的今天,也內含“虛火”:藝術品動輒天價;文藝創作百花齊放,但復制翻拍、雷劇頻出……兩會上,從事文化工作的代表委員對此類現象給予批評,認為文化市場要降“虛火”,擯棄浮躁心態。 “藝術品的價值,究竟誰說了算?”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協副主席王明明認為,“不是藝術家的官銜、媒體的宣傳或者金錢說了算,那些在藝術史上真正經得住考驗的作品才具有藝術價值。” 兩會期間播出的電視劇《返城年代》展現特定年代下的人格力量,受到觀眾好評,其編劇、全國政協委員、作家梁曉聲對當下影視創作亂象感到焦慮:“‘宮斗’‘婆媳斗’‘職場斗’題材泛濫……不斗,行么!”梁曉聲感慨,文化作品要有化人的力量,給社會注入一種暖度。 前一陣抗戰題材的影視劇劇增,有些作品粗制濫造,橫店扮演日本兵的群眾演員一天裝死八回。“看起來中國人‘揚眉吐氣’了,可老百姓覺得假,嚴重影響我們對歷史的正確認識。”同樣身為編劇的全國人大代表、作家樊一平認為,講好中國故事,要求故事設計不做作、不矯情,直抵人心,這樣老百姓才愛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王明明說,先要恭恭敬敬遵守傳統,再來談發展創新,要端正文化市場的價值觀,才能使之不斷繁榮壯大。 |
相關閱讀:
- [ 03-11]張兆民代表:對打車軟件要規范約束引導
- [ 03-11]代表委員熱議閩臺交流合作:兩岸一家親 共圓中國夢
- [ 03-11]農民工代表:密織"社保網"才能"兜"住農民工
- [ 03-11]代表委員:莫讓維權成本壓垮勞動者
- [ 03-11]蔡振華常駐足協:兩會代表不滿國足1-3 壓力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