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挺談金融改革:匯率要動 剛性要解 利率要穩
2014-03-11 21:3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陳瑜輝 |
分享到:
|
(兩會·首席觀察)陸挺談金融改革:匯率要動 剛性要解 利率要穩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作用。金融市場是配置一國資源的中樞。金融改革也是我國深化經濟體制的重要一環。金融市場中最重要的價格是匯率和利率,金融改革的核心是匯率和利率的改革。 回顧2013年,中國金融體系出現三個主要情況:一,利率改革正在通過銀行理財產品和互聯網貨幣市場基金自下而上地進行,利率水平攀升。二,公司債和信托貸款等非銀行融資存在隱形剛性兌付現象,客觀上抬高了銀行間市場利率和國債利率等無風險利率。三,因為自下而上的利率市場化以及如信托等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原有以控制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和銀行貸款額度為主的貨幣政策失效,銀行間市場利率尚未成為新的基準利率,波動較大。 解決上述問題是當前金改的關鍵,需要通盤的考慮和謹慎的規劃。這些問題并不特殊,很多國家在經濟發展和金融市場化的過程中都遇到過,積累了很多有益的經驗和教訓。在結合本國實情的基礎上來借鑒他國的金融深化歷程,我認為可以考慮以下幾點:一是匯改優先,謹慎推進資本賬戶開放;二是在確保防范系統金融風險的前提下,有序解決剛性兌付問題,讓債市和信托業回歸理性;三是在加強銀行審慎監管的基礎上,央行應該維持銀行間短期市場利率Shibor的基本穩定,逐步引導Shibor成為新的政策利率。通俗地講,就是匯率要動,剛性要解,短期利率要穩。 匯改優先,因為改革匯率制度可以相對獨立地進行,匯改的核心是切實提高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的作用,應該邁開堅實的步子向這個方向努力。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我看來,市場經濟中合理均衡的價格水平是變動的而非一成不變的,人民幣匯率也不例外,所以我理解的“基本穩定”就是由市場中基本的供給和需求因素決定的動態穩定。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貶值,客觀上造成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雙向浮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單邊升值預期,對市場的承受能力進行了測試,釋放了匯改的積極信號,可以看成是為啟動下一步更重要的匯改做準備。 |
相關閱讀:
- [ 03-11]五位金融部門負責人亮相 中國金融改革引世界矚目
- [ 03-11]陸挺談金融改革:匯率要動 剛性要解 利率要穩
- [ 03-10]華爾街日報:“網絡銀行”助推中國金融改革
- [ 12-18]梁振英:香港將繼續從內地金融改革中獲利
- [ 12-03]央行30條勾畫自貿區金融改革:便利個人跨境投資
- [ 12-01]我國將加快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金融改革
- [ 11-21]中國社科院副院長:三中全會金融改革有四大亮點
- [ 11-06]金融改革駛入“快車道” 堅持市場化導向釋放活力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