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傷醫案致“麻煩患者”被拒 建法律援助體系
2014-03-12 07:14? 韓娜?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陳瑋 邱淑群 |
分享到:
|
“醫療糾紛升級為暴力,最受傷害的是患者,現在患有疑難雜癥和一直在問是否有并發癥的病人,會被大醫院推來推去,因為醫生不敢沾”。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原院長趙平在昨天的小組討論上發言指出,法律彈性導致不斷賠償不該賠償的錢,成為暴力的根源之一。他建議健全司法機制,為醫療糾紛中的患者建立法律援助體系,讓解決糾紛走上法律的道路。 破財消災導致醫鬧 趙平指出,美國醫療由于差錯引起的糾紛,并不比中國少,為什么美國醫院暴力很少?中國醫院暴力的根源之一是和法院的觀念有關。“我親耳聽到過一位法院女同志在給醫院院長做培訓時說,如果病人告你們,不管你們是對是錯,我們都會偏向病人,因為他們是弱者,”趙平說,法院有這樣的概念,公安人員甚至醫院的保衛處也都有破財消災的傾向,出現了所謂“大鬧得錢多,小鬧得錢少,不鬧沒有錢”的觀念。 趙平認為,如果我國法律是有彈性的,不斷地賠償不該賠的錢,就會使得醫院暴力不斷升級。 誰都怕沾“麻煩病人” 趙平指出,公檢法部門應該意識到,暴力傷醫行為傷害的不僅是醫務人員和醫患關系,更重要的是傷害了病人。 “如果你們不信,我每個星期四看門診,你們就跟著我去看看,看看病人被推脫過多少次。麻煩的病人,復雜的病人,過去是小醫院往大醫院轉,現在是大醫院之間就推來推去,非常可憐,這種狀態下,最受到傷害的是病人。”趙平說,醫生第一不敢接收患有疑難癥的病人,第二不敢接收特別啰嗦的病人,反復問有沒有并發癥,醫生就會覺得很可怕,就把病人推出去了。 建議醫學專家當陪審員 趙平認為,醫療行業不應成為社會矛盾的焦點,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我們也在生病。”趙平指出,“曾經勸過病人走法律程序,但是病人堅決不走,其中的原因值得思考。”趙平說,對患者的法律援助應該建立一套體系,病人在與醫院發生糾紛時,給予及時援助。他同時建議,法院在處理醫療糾紛的案子時,由法院選定的醫學專家作陪審員,陪審員的專業知識也很重要。 晨報記者 韓娜 |
相關閱讀:
- [ 03-12]兩會瞭望:國企改革的最大風險來自猶疑
- [ 03-11]兩會授權發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 [ 03-11]鏡頭帶你全景看兩會
- [ 03-11]兩會表情:認真專注
- [ 03-11]兩會瞬間:手“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