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大會閉幕委員盼提案落實 超兩成提案關注民生
2014-03-13 07:29? 王歧豐?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相關新聞 超兩成提案關注民生 晨報訊(記者王歧豐)昨天上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北京晨報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大會期間,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積極通過提案建言獻策。截至3月7日下午2時,共提交提案5875件,提交提案的委員1969人,占委員總數的88%以上。在5875件提案中,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共1484件,占到提案總數的四分之一,主要涉及教育科技、醫療衛生、文化事業發展以及就業住房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方面。 經審查,立案4982件,與提案者協商后并案77件,撤案202件,作為委員意見和建議轉送有關部門研究參考614件。 596件 污染治理 主要建議 強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健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加強農村環境污染整治,建設美麗鄉村;制定濕地保護法,修訂森林法,健全生態保護法律體系,完善生態補償機制。 1484件 保障和改善民生 主要建議 推進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推進高教制度改革;完善分級預約診療,推行醫療責任強制險;完善保障房供應體系和后期管理機制;合理提高勞動者工資收入,完善收入分配調控體制機制。 1018件 全面深化改革 主要建議 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加快非行政許可審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問責制;積極穩妥建立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健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標準體系,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 515件 國家治理 主要建議 盡快出臺反恐法,堅決打擊暴力恐怖犯罪;健全相關法律制度,保障醫患雙方權益;完善信訪制度體系;加強網絡和信息安全;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加強反腐法律體系建設。 俞敏洪:社會轉型將讓藍領更“貴” 昨天上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閉幕后,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接受了北京晨報記者采訪。他表示,本次大會給人們提升了不少信心,會風有了明顯改善,一個最突出的感受就是領導拿稿子念的少了,都是推心置腹與委員交流。談及社會關心的霧霾污染、職業教育困境等熱點問題如何解決,俞敏洪認為,關鍵還在于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關于職業教育 藍領工資將越來越高 俞敏洪表示,現在國內有這樣一個趨勢,就是藍領階層的工資越來越高,而白領階層的工資上漲幅度沒有藍領階層高。 “比如現在北京一個比較優秀的建筑工人或裝修工人,月工資能到6000至8000元,甚至達到上萬元。”俞敏洪說,這樣就會使一些人慢慢重視職業教育,這是一個社會轉型所帶來的結果。未來隨著社會變革,技術工人肯定會越來越貴,就會引導人們向那個方向發展。“就像瑞士,一個技術工人比一個大學教授收入要高,所以瑞士的精工技術工人就特別多。” 俞敏洪認為,現在政府向職業教育進行投入,是非常正確的決策。因為只有教育的投入,才能產出優秀的職業工人。而職業工人的高工資也會引導職業教育進一步的投入,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俞敏洪表示,新東方在目前的職業教育中,主要起到間接作用。如果職業工人懂一些外語的話,技術增長水平和與外界的交往能力就會增加。英語本身不能稱為一種職業,雖然有很多英語老師,但還不能稱為技術職業。 關于環境污染 下決心關停重污染企業 對于解決環境問題,俞敏洪認為還是要以政府為主導。政府要痛下決心,比如關掉一些污染嚴重的企業,對那些產生大量污染的企業堅決進行整治,或者搬遷調整。俞敏洪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必須進行技術升級。“如果不調整,又要GDP,所有工廠還要開工,霧霾肯定又會來了。”俞敏洪說,當然老百姓也要配合,能坐地鐵就少開車。 關于目前一些領域的產能過剩問題,俞敏洪認為是政府看不見的“手”伸得太長了,很多產能過剩的領域都是國家干預的領域。如果更多的讓市場來調節的話,一些產能過剩的領域就會減少。晨報記者 王歧豐 |
相關閱讀:
- [ 03-13]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閉幕 半數提案聚焦改革和民生
- [ 03-12]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 [ 03-12]政協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政治決議
- [ 03-12]俞正聲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講話
- [ 03-12]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