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吹響改革“集結號” 中國制定務實“路線圖”
2014-03-13 11: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黃曉夏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題:兩會吹響改革“集結號” 中國制定務實“路線圖” 中新社記者 周銳 通過2014年全國兩會,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正式從黨的觀點上升為國家意志;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用改革釋放紅利的執政方略也細化為具體的施政安排。 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改革“集結號”提高了民眾對于更好分享改革成果的期待。于法有據、以民為本、務實有序的改革“路線圖”,增強了人們對改革攻堅克難、堅定邁進的信心。 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是本次兩會的核心議題。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在“開局年”這樣一個關鍵時間節點,“改革”嵌入了本次全國兩會的方方面面。 過去九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高層官員無論是參加人大代表團審議還是政協界別討論,都反復闡述改革創新的重要意義,強調用改革的辦法破解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也結合自身在履職第一年所了解的民情民意,為改革獻計獻策。 從代表委員的審議討論到大會堂前的采訪大戰再到新聞中心的專場發布,圍繞著全面深化改革的討論幾乎發生在每一個角落,把會場變成凝聚共識的舞臺,向全社會乃至于全世界傳遞中國深化改革的“好聲音”。 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將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兩會前夕,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強調,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強對相關立法工作的協調,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 2013年,同樣是第一年履職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一攬子修改了19部法律,授權國務院在上海自貿區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保證了重大改革依法有序進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工作報告中表示,2014年要堅持把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更好地結合起來,抓緊制定和修改同全面深化改革相關的法律,從法律制度上推動和落實改革舉措,充分發揮立法在引領、推動和保障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將從群眾期盼領域破題。中國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釋放了“壯士斷腕”、“背水一戰”的改革決心。他強調,要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讓公平正義得以彰顯,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本次兩會上,諸多和改革航向相關的討論均以普通民眾的感受作為出發點。這幾天,面對媒體鏡頭,財政部長樓繼偉談離婚賣房,承認造成人間悲喜劇的政策有缺陷;農業部長韓長賦講糧食安全,坦誠自己也吃轉基因豆油;環保部長周生賢說治理污染,被記者追問自己是否用空氣凈化器。 部長們的私人生活之所以成為公共話題,是因為人們希望改革政策制定能更加“接地氣”;部長們用“家長里短”的聊天來描述政策的方式,則顯示出普通民眾的期盼未來有望在部委的改革安排中得到更多的回答。 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將遵循務實路線圖。2014年,中國經濟和生態方面將推進的改革舉措大體上有60項,只有區分輕重緩急,改革才能取得扎扎實實的進展。 除了民眾期盼領域,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各界能夠達成共識的環節也是改革時間表中排名靠前的事項。 此次兩會期間,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透露,作為反腐重要基礎的不動產統一登記條例今年6月就將出臺。在作為民生之基的社保領域,官方也承諾在年內解決養老“雙軌制”問題。央行行長周小川也透露利率市場化一到兩年內就能實行。 除了重點領域的突破,穩扎穩打、有序推進也是改革時間表的特點。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周小川表示很多家庭作業沒做好,將不事先安排速度。對于延遲退休年齡這一存在爭議的政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將建立漸進式政策,到2020年完成。 從改革共識的進一步凝聚和改革路線圖的逐漸明晰,本次為中國在全面深化改革“開局年”邁好步開了個好頭。不過,正所謂“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中國要切實推進改革,還需繼續多方面著手,確保已有的改革方略和路線圖能夠從共識轉化為行動。(完) |
相關閱讀:
- [ 03-13]兩會部長好聲音:“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
- [ 03-13]【圖刊】2014兩會圖片精粹
- [ 03-13]兩會評論:三個“1億人”蘊含巨大內需潛力
- [ 03-13]兩會好聲音:要讓學生有時間做夢
- [ 03-13]沈躍躍在與參加全國兩會的省區市婦聯主席座談時強調
認真貫徹兩會精神更好地聯系和服務婦女群眾 - [ 03-13]記取兩會聲音,為夢想奮斗
- [ 03-13]圖解:習近平兩會下團全記錄 去哪了問了啥說了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