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聽海的聲音——中國海軍搜救馬航失聯飛機手記
2014-03-14 22:02? 白瑞雪、肖永、鄢建頤?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劉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新華網井岡山艦3月14日電(白瑞雪、肖永、鄢建頤)魚群的聲音粗礪細密,暗礁的反射尖銳短促,海底的回響跌宕悠揚……這些都不是聲吶兵所要尋找的聲音。海口艦代理聲吶班長陶起濤這樣形容飛機金屬材質的聲吶回波:清脆、明亮,類似鋼琴的音色。 正在泰國灣搜索馬航失聯飛機的中國海軍軍艦上,水下探測與直升機、水面艦艇一起,構成了一張立體搜索網。隨著搭載48名潛水員和水下機器人、聲吶等裝備的永興島號大型遠洋救生船14日抵達任務海區,中方水下探測的力量可望增強。 從13日起,中國海軍搜救海域向西北、西南、東南三個方向繼續擴展,井岡山艦趕赴衛星發現可疑漂浮物海域,以矩形擴展搜索法不斷增加搜索半徑,目前仍是無果。 記者昨天下午隨直升機前出,率先到達這一海域。海風獵獵,飛機在每一個漂浮物上方懸停,7名機組人員仔細辨認。近三個小時的空中搜索,這樣的過程重復了無數次,直至夕陽西下,月亮在泰國灣上空升起。 再次踏上燈火通明的井岡山艦,26歲的救生員劉凱強向地面人員搖搖頭,臉上難掩沮喪與倦意。 實際上,對于參與此次搜救的每一個人來說,心情大概都是矛盾的:找到飛機殘骸,即可打撈、解謎;找不到,或許意味著那200多名乘客還有存活的其他可能性?遍布泰國灣及附近海域的各國搜救船只和飛機,像福爾摩斯一樣睜大了眼睛,試圖從這片風平浪靜的海洋里尋得蛛絲馬跡。 真偽難辨的太多信息,增加了搜索的難度。24小時不間斷搜索的中國艦艇,更是在連續運行中接受檢驗。 “瞭望人員白天冒著高溫執行任務,晚上由于能見度不好,眼睛一刻也不能離開瞭望設備。”井岡山艦艦長劉忠鵠說,高強度使用同時對裝備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又到夜深,前進中的井岡山艦隆隆作響,發動機的聲音與濤聲交織,如軍艦的呼吸。 |
相關閱讀:
- [ 03-14]美科學雜志詳解當今科技為何難以尋獲馬航客機
- [ 03-14]馬航家屬通氣會展示飛機救生艇
- [ 03-14]馬航公布失聯飛機起飛后7小時工作記錄
- [ 03-14]新加坡增派巡邏機往馬六甲海峽搜尋MH370客機
- [ 03-14]馬航失聯第七日:家屬雙手合十請求媒體關注
- [ 03-14]馬航發布第18份聲明 稱已將掌握信息悉數公布
- [ 03-14]馬航多條重磅消息 昨被一一否認
- [ 03-14]九問馬航 飛機去哪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