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作家余華受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主任莫言之邀,正式成為北師大的駐校作家。隨后的研討會中,文學批評家們點評了余華近年來的創作。余華坦言,希望大家對他不要期望太高,他已經很累了,“我要警惕把自己個人的嗜好當成真理,永遠不要放棄對真理的追求。” >>受聘儀式 導師把余華論文曬了出來 文藝理論家童慶炳是莫言和余華在北師大作家班學習期間的指導老師。當天的活動上,童慶炳教授也帶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余華在北師大的碩士論文。這份從檔案袋中拿出的論文封面上,清晰地寫著余華的論文題目《文學是怎樣告訴現實的》,論文寫作時間是1993年的9月和10月。 余華見到這份特殊的禮物也十分開心,他幽默地說:“今天童老師把我的碩士論文拿出來了,從今以后我就要正式在我的簡歷里寫上‘北師大碩士’了。”對于和莫言一起在北師大作家班學習的經歷,余華笑著說:“我和莫言在北師大學習的兩年里,他的缺點我都知道,我的缺點他也都知道,但是我們都不說。” 回顧余華的這篇碩士論文,童慶炳教授點評道:“余華認為文學的‘真實’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真實,文學是脫離開日常生活的常識,通過自己的內心世界去告訴現實的。所以他能寫出各種荒謬來,常識并非真實,這就是文學魅力所在。余華找到了文學的鑰匙,他看到了深刻的現實。” >>眾評余華 《兄弟》下半部寫得任性 受聘儀式后舉行了“余華創作三十年研討會”,這場研討會也聚集了當今文學批評界的眾多大腕。來自復旦文學院的張新穎教授,被看作是最早評論余華作品的批評家。他說:“能代表時代的作品總是由青年作家的作品代表,但到了賈平凹、王安憶、莫言和余華的時代,成熟的作品代表了時代,這改變了文學創作的風貌。”他透露,自己原來不喜歡《兄弟》的下半部,但現在有了新的認識,“《兄弟》的上下部都在寫一個失控的時代。” 北師大文學院的張檸教授,同樣對《兄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余華經常向批評家們賣弄自己的破綻,他的《兄弟》下半部寫得很任性,所以批評家也可以任性批評。這個下半部,考慮的是更多的接受者,所以他偏向大眾。”在張檸看來,余華天生會講故事,寫親情寫得非常好,從《活著》到《許三觀賣血記》就一直是這樣,但是寫愛情寫得比較狗血。 >>兒子告誡 不要放棄對真理的追求 研討會最后,余華也回顧了《兄弟》剛出版那會兒受到眾多非議的情景。他說:“2007年《兄弟》出來時有很多人不喜歡,陳思和請我去做討論會,但那天研討會上喜歡我的批評家都出差了,不喜歡我的都在,喜歡我的只有陳思和在。” 對于理論家的褒獎,余華坦言“很有壓力,希望大家不要對我期望太高,我已經很累了”。隨后,他向大家講了個故事,“我兒子從美國回來,他說不喜歡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我說這就是它在歐美被徹底拋棄的原因:他對用妓女的生命去換女學生很反感,妓女的生命就值得犧牲嗎?我兒子就提醒我說,張藝謀把自己的個人嗜好當真理,你也差不多到那個時候了,你要小心。” 余華透露,當時兒子還引用了羅素的一句話告誡他,“羅素說,一千年以后的人類,也不要放棄對真理的追求。我想說的是,我要警惕把自己個人的嗜好當成真理,永遠不要放棄對真理的追求。”(記者田超) |
相關閱讀:
- [ 03-07]香港導演協會獎揭曉《宗師》大獲全勝 章子怡封后
- [ 06-01]《大明猩》到訪北師大 導演:特效堪比阿凡達
- [ 02-08]章子怡、梁朝偉亮相柏林影展 《一代宗師》大熱
- [ 09-28]王晶將重拍"古惑仔" 黃貫中演陳浩南恩師大佬B
- [ 04-07]第16屆大學生電影節北師大開幕
- [ 12-07]李湘被聘川師大教授 被指負面太多不配當老師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