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恐專家李偉:人為改航線基本是劫機
2014-03-16 08:37?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劉瑋 李艷 |
分享到:
|
MH370航班失聯8天后,搜救情況仍無進展。昨天下午2點20分,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在發布會上表示,有很高的可能性認為失聯客機的通訊系統被人蓄意關閉,客機航線可能被人為改變。那么,航班上到底發生了什么?接下來的搜救將如何展開? 此外,既然馬方獲取了衛星數據,為何在飛機失聯8天后才公布?而此前一直無法確定的不明飛行物怎么又能確定是失聯航班了? 針對這些問題,京華時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對此進行了分析。 □分析 飛機去向 1飛機飛往哪個方向的可能性更大? 飛往陸地方向更易生存 昨天下午馬方的發布會稱,飛機最后失聯時間為3月8日8點11分,失聯的MH370航班可能沿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泰國一線和印度尼西亞、太平洋一線兩條走廊飛行。航空專家王亞楠認為,這意味著飛機的燃油即將耗盡。因為該架飛機原本是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總航行時間是6個多小時,考慮到飛機因自身安全要備降在別的機場會儲備一些余油,但這些余油僅供一到兩個小時的飛行。王亞楠認為飛機向北飛行的可能性較大,穿越孟加拉灣就能進入大陸,如果向南飛行則需穿越整個印度洋。同時,在海上飛行難度高于陸地,如果飛行員挾持飛機,只有讓飛機平穩降落才能實現其目的。 反恐專家李偉表示,如果馬方消息準確,這意味著要以8點11分飛機所在的基點為原點,重新部署搜索范圍,但馬方沒有公布8點11分飛機所在的具體地點,可能是因為確實還沒弄清這最后的具體地點在哪里。馬方公布的西北、西南方向和原來的航線東北方向差了很遠,這兩條走廊地帶寬度達數百公里,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泰國是大片陸地,這就需要更多陸上國家參與搜救。 李偉說,不管怎么說,如果被人為更改了方向,在陸地上生存的可能性更大。 是否被劫 2 飛機是否被劫,如果被劫馬方將有何對策? 實際上已經出現劫機行為 反恐專家李偉認為,根據披露的信息,目前可以確定在此次航班中,是人為關閉飛機應答器,人為改變既定航線,改變航線沒有經過地面航管的同意,這些改變都違背了所有乘坐此架飛機乘客的意圖,事實上已經構成了劫機的行為。在發布會上,雖然納吉布沒有明確地說這是一次劫機事件,但目前搜救和調查都已經朝劫機方向進行。 對于誰可能劫持飛機,李偉認為一是飛機上的乘客通過暴力手段挾持飛機,機長被迫改變航線;二是機組內部人員劫機,現代飛機的駕駛艙設置很難被外力突破,不排除是機組人員中的關鍵人物,或機組人員與某些乘客內外勾連劫機。 劫機動機有兩種可能,一是刑事劫機,二是恐怖劫機。昨天下午2點,馬來西亞警方通過相關國家部門許可,對失聯客機機長家中進行搜查,這是刑事搜查。當前對涉恐嫌疑人的家中進行搜查,不需要相關部門許可,可對懷疑對象家中直接進行搜查。 同時,在此次航班中,飛機與空管失聯和飛機在雷達監測中最后一次失聯有6小時50分鐘的時間差,說明飛機在被控制后,又飛行了一段時間,這一點實際上說明飛機本身已經被劫持。“并且我們可以從發布會上得出結果,實際上這架航班出現了劫機行為。” 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網站和組織發布的任何信息能被認定為與此次飛機失聯有關。對飛機上的人員調查,和找到飛機后重新研判,才能綜合得出飛機失聯的性質。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在發布會上表示,將對飛機上的人員進行重新篩查,“目前,調查重點應該在人員身份上,對疑似對象的生活和習慣等情況進行分析判定,有可能得出有價值的信息。” 搜救難度 3 搜救方向改變后的難點有哪些? 搜索區域廣提高搜救難度 航空專家傅前哨認為,昨天上午馬來西亞發布會指出的區域內搜救難度較大。 傅前哨表示,在北側方向的走廊中,由于中亞地區國家較多,雷達不可能覆蓋全部的國土面積,即使曾經監測到不明飛行物,但是此前沒有提到這個方向,可能相關的資料也并沒有進行研究比對。 如果是向南側印度洋飛,由于印度洋島嶼很少,除非沿著北側海岸飛行,否則雷達很難發現。如果飛機進入印度洋,由于印度洋海域廣闊,所有的船只飛機距離都太過遙遠,小型飛機甚至飛不到印度洋中心,救援將會非常困難。 軍事專家曹衛東認為目前的搜救海域比原疑似失聯地點范圍擴大了數十倍,目前首先要確定飛機大致范圍,是在孟加拉灣、安達曼海還是印度洋,還有待馬方提供更加全面詳細的資料。如果可以實現周邊國家的雷達數據共享,或許會有更多發現。 飛機情況 4 能否根據飛機最后發出信號判斷是否損毀? 可根據信號內容初步判斷 “失聯客機在8點11分發出信號,這可能意味著飛機當時是完好的。”航空專家王亞楠表示,假如這組信號來自于發動機的健康管理系統,那么這架飛機完成降落的話,發動機也會發送數據。但是發布會中并沒有提及這組信號來自于發動機系統,還是飛機本身的通訊系統。“雖然發布會沒有具體提及,但我個人更傾向于這組信號來自于發動機系統。” 同時可以關注的是,最后一次發出的信號并不是緊急求救信號,那有可能是正常的選址信號,但可能因信號較弱和不完整,導致衛星并未回復。至少在8點11分之前,飛機沒有高空解體或掉入大海。 王亞楠分析,如果信號來源于發動機,有兩種可能的情況。其一是發動機即將燃油耗盡,發出報警信號。其二是飛機完成了某些動作,比如著陸,也有可能是在發生緊急迫降的時候,發動機向衛星發射警示信號。 “因為信號的具體內容不清楚,所以目前還沒有辦法做更詳細的判斷飛機當時是否有損壞的情況。” 李偉則表示,在眾多的消息中,飛機被劫持是目前對乘客家屬最好的信息,機上人員也有生存的可能性,同時,若8點11分之前,飛機發送的是遇水信號或故障信號,那么在此之前,機上的乘客是安全的。“故需要進一步分析8點11分這個信號。” 航空專家傅前哨分析了如果飛機迫降海上乘客的生還情況。傅前哨認為如果飛機很準確地迫降在水面上,機體受傷比較輕,打開艙門放出救生筏,里面的淡水食物準備充分,坐在救生筏上乘客的存活時間可以達到7天以上。如果人落在了海里,穿著救生衣,存活時間和海水溫度有很大關系。在5攝氏度的海水中僅僅能夠存活30分鐘,15攝氏度可以存活兩個小時。失聯點海域的溫度在26攝氏度左右,生存十幾個小時甚至一天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要確保有食物和飲水。 雷達探測 5 飛機按可疑航跡飛往他國能否監測? 飛行高度低或致雷達探測不到 馬來西亞相關機構和國際上所有的救援力量認為,飛機最后一次與衛星的聯系可能是在一個或者是兩個地區之間。這兩個地區都是走廊形的地區,一個是哈薩克斯坦到土庫曼斯坦的方向,一直往南延伸到泰國;另外一個走廊地區是從印度尼西亞到南印度洋這條長長的走廊地帶。不管飛機按照哪條可能的航跡飛行,從衛星最后一次接收飛機信號的時間上看,飛機可能會飛越多個國家。這期間,飛機可能經過的國家又是否探測到飛機信號并告知馬方呢? 對此,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回答稱,MH370的飛行速度,軍用雷達完全能夠探測到飛機信息。此外,根據飛機失聯時間判斷,從2點15分飛機在馬六甲出現到8點11分,接近6個小時的時間里,MH370最北可抵達哈薩克斯坦,最西可抵達印度洋的塞舌爾群島,“若在馬來西亞向相關國家通報了飛機失聯的時間段和航跡,飛機可能會經過的周邊國家可以查看該時間段內,是否有飛機通過的數據。” 張軍社還解釋,即使有雷達覆蓋,但飛機可能會飛過一些山區等地,或者飛機飛行高度較低,都可能導致雷達無法探測到飛機。此外,若一些地區可能沒有被雷達覆蓋或雷達夜間不開機,也可能無法探測到飛機信息。 □質疑 1 為何遲到8天才公布衛星數據? 滯后發布消息不負責任 3月14日,INMARSAT(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發布聲明稱,曾收到MH370發出的“常規自動信號”,而該數據在提供給合作伙伴SITA(國際航空電信協會)的同時,也已將該相關數據交由馬航。 昨天,馬來西亞總理在發布會上表示,飛機最后和衛星聯系的時間點是馬來西亞時間8日8點11分。這意味著,飛機在軍用雷達上失聯后,可能進行了長時間的飛行。 上述時間點的披露不禁讓人引發猜想,既然馬方獲取了衛星數據,為何在飛機失聯8天后才公布?在獲取數據后,馬方是否向有關國家和部門及時發布了消息? 對此,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分析評價稱,從目前的情況可以看出,包括美國、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等都提供了相當多的線索,應該能夠供馬來西亞做出相應的判斷。 張軍社認為,此前,馬來西亞方面可能還沒有完全確定一些消息,但是也應該與包括中國在內的相關國家分享這些信息,并及時地發布出去。馬方不應該在掌握了相關消息的情況下,一味地否認其他國家和組織提供的線索,卻又不給出相應的解釋。 張軍社表示,“不管是此前馬方掌握了信息而沒有認真分析,還是故意想隱瞞一些信息,這樣滯后的發布消息都是不負責任的”。 直到現在,馬來西亞方面尚未明確具體是在何時拿到了衛星最后接收航班信號的數據,也沒有對遲到發布消息作出解釋。 2 如何確定不明飛行物即MH370? 或通過客機飛行速度判斷 此前馬軍方稱,根據民用雷達顯示,在8日凌晨1點30分,MH370發出的信號完全消失。軍方雷達則是在2點15分,即MH370消失半個多小時后收到一個不明飛行物信號,位于馬六甲海峽上空。軍方同時表示,不明飛行物是不具有攻擊性的,但是并不能確認是否是MH370。 昨天,馬總理表示,經過調研分析,可以確認軍方雷達跟蹤到的不明飛行物確為MH370。但是,與此前軍方未解釋如何確定不明飛行物友好一樣,這一次,馬方同樣未明確闡明,到底又是如何確認不明飛行物即為MH370。 對此,張軍社分析,馬來西亞軍方可能是根據航跡確認該飛行目標就是MH370,但是由于馬方并未說明其判斷根據,因此,我們僅僅只能進行猜測。 張軍社稱,此前,馬軍方判斷該不明飛行物是友好,應該是根據民航局方面提供客機失聯的信息。“MH370飛行速度并不快,無論是民用雷達還是軍用雷達均能夠探測到,有經驗的雷達操作員也完全可以得出飛機是否為民用客機的判斷,軍方可能就是以此來判斷該不明飛行目標即是MH370。當然,馬方沒有明確說明情況,這些都只是猜測。” 3 發現不明飛行物時馬方是否有行動? 從馬方反應情況很難看出 既然馬方將不明飛行物確認為MH370,那么在得知航班偏離航線的情況下,馬方理應采取相應措施。飛機從1點30分在民航雷達上消失,馬航第一次對外公布消息是7點15分,馬方是否在這段時間內就已經確認不明飛行物為MH370,如果確認是否采取了相應措施,均不得而知。 張軍社對此評價稱,馬方確認了MH370偏離航跡后,如果飛機在馬來西亞領空,馬方應該會派出飛機前往查看。偵察機應上前詢問民航機是否發生故障,若能聯系上飛行員,即會配合飛行員,幫助其恢復原來航線或在就近機場迫降。若呼叫后,飛行員無應答,偵察機也會采取迫降、嘗試攔截等措施。 如果飛機已經進入他國領空,馬來西亞民航部門和軍方應該立即向相關國家通報該信息,請求其運用雷達跟蹤、監控該飛機,“目前,從馬來西亞做出的反應情況看,馬來西亞并未采取相應的通報措施”,張軍社表示。 4 前期的泰國灣搜救豈不是徒勞? 馬方應給國際社會交代 昨天,馬總理向外界確認不明飛行物就是失聯航班MH370,這意味著,MH370最后的失聯地點并非此前所說的泰國灣附近,而是位于相反方向的馬六甲海峽上空,二者的位置相差甚遠。 張軍社表示,最近一段時間各國在馬來西亞和越南之間的海域進行搜索,基本都是根據馬來西亞提供的最后與飛機失去聯絡的位置,但馬來西亞軍方也已經證實飛機在經過馬來西亞和越南交界處出現了轉航,但是馬航向外界宣布的位置僅僅在泰國灣附近。 張軍社認為,馬來西亞的做法是不負責任的,至少說馬方未認真對待此事,“也正因為馬方的不負責任,越南國家搜救委員會才宣布停止在馬方此前通報的地方搜救工作。可以說,最近一段時間的搜尋工作基本都是無用功。” 此外,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賈慶國表示,如果馬來西亞只是單純地沒有把二者(MH370和不明飛行物)聯系在一起,可能最多也就是一種過失,只要講清楚可能國際社會也不會采取外交措施。如果是故意隱瞞,馬來西亞可能需要向國際社會道歉和賠償。綜合央視京華時報記者王莉霞苗飛飛孟凡澤劉曉旭劉景慕實習記者劉京潘燦京華時報制圖楊佳寧吳垚 |
相關閱讀:
- [ 03-15]馬總理稱航班失聯符合蓄意特征 是否劫機不確定
- [ 03-15]馬總理:目前不排除劫機可能性
- [ 03-09]馬民航部:搜救仍無進展 不完全排除劫機可能性
- [ 02-17]埃塞俄比亞航班劫機者為副駕駛 或面臨20年監禁
- [ 02-17]埃塞俄比亞被劫飛機上載有200人 劫機者為副駕駛
- [ 02-17]埃塞俄比亞政府發言人稱劫機者或于蘇丹登機
- [ 02-09]烏克蘭男子威脅劫機遭擒 兩架F-16戰機護機急降
- [ 02-08]一名烏克蘭人企圖劫機到冬奧會舉辦地索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