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鼓動米歇爾訪華談敏感話題 拿希拉里對比
2014-03-17 08:45? 陳一鳴 王盼盼?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邱淑群 |
分享到:
|
《每日電訊報》評論說,去年6月奧巴馬在加州安納伯格莊園接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米歇爾聲稱由于要照看兩個正在上學的女兒而必須留在華盛頓。當時,曾有人認為這是米歇爾的“怠慢”。本周,米歇爾將帶著放春假的兩個女兒對中國進行6天訪問,此訪將一半是家庭旅行、一半是國際軟實力外交。將近9個月后,中國公眾終于可以看到美中兩國第一夫人的會面。報道還稱,米歇爾的小女兒薩沙正在學習中文,2011年時任中國領導人胡錦濤訪問美國時,她曾在中美首腦的國宴上獲得秀中文的機會。此次訪華,中國人將看看她的中文是否大有進步。 《每日電訊報》稱,作為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總是把她的活動局限在“超級安全領域”,諸如為老兵贏得工作、促進教育發展、支持兒童健康飲食等等,但此次訪華將讓她發現自己走上了一條政治繩索。“盡管米歇爾的團隊正在努力讓此訪與她到訪墨西哥、印度和南非一樣——邀請全美在校學生通過電子郵件向她提出與訪問有關的問題,她則承諾每天通過博客予以回答,但訪問還是在美國引起質疑:她能否將自己的‘非政治風格’帶入中美關系這個充滿政治色彩的場域。”對此,華盛頓的智庫“計劃2049學院”中國人權問題專家凱利-柯里說,“任何時候一位美國高級人物訪華,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平衡美中關系中的各種議題”,“米歇爾在中國做的每一件事都會被人通過政治棱晶審視,這與訪問西班牙或非洲不一樣”。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16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傳統上看,第一夫人外交專注的就是軟話題,對兩國關系具有潛在影響,米歇爾此次訪華也不例外。中美兩國民眾都應該以平常心對待此次訪問。他說,第一夫人涉入政治話題并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希拉里和勞拉-布什之前的行為在美國國內獲得了一些贊賞,但現實中并沒有起到實質性作用。【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陳一鳴 環球時報記者 王盼盼】 |
相關閱讀:
- [ 03-15]博卡斯為抵京“熱身” 美方對其新角色抱完全信心
- [ 03-14]美國總統奧巴馬夫人米歇爾將訪華
- [ 03-10]習近平同默克爾通電話:烏局勢處理需全面考量權衡
- [ 03-08]2013年中國外交最鮮明特點是主動進取
- [ 03-06]米歇爾訪華前學漢語 想吃雞爪等中國特色菜
- [ 03-05]崔天凱談美國總統夫人將訪華:了解中國的好機會
- [ 03-05]米歇爾本月訪華展開夫人外交 將專注于教育問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