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基金過度結余引關注 資金使用成謎無法監督
2014-03-17 16:17? ?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我國醫療服務人員和資金投入不足,是導致人們看病難、報銷難的重要原因。然而,廣東省一項統計數字顯示,該省醫保基金結余超1200億元,遠遠超過國家規定的結余標準。一方面是百姓看病難、報銷難,另一方面是醫保資金過度結余,也就是說百姓自身籌集的“救命錢”,有相當一部分不能夠正常使用,而是任其沉睡在銀行賬戶上。 現象 代理百姓管錢 該花的卻不愿花 在2014年廣東省兩會上,該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林應武透露,截至2013年年底,廣東醫保基金累計結余1230億元,其中廣州市醫保基金結余約563億元。 廣東省政協委員孫晗笑指出,對于醫保資金的結余,我國人社部指導意見的標準是6至9個月的平均支付水平,超過15個月平均支付水平為結余過多。 據分析,醫保資金結余過多,顯然不利于百姓看病報銷。 弊病 資金使用成謎 民眾無法監督 專家認為,代人花錢需花得讓人信任,醫保資金的使用和管理中暴露的另一個突出問題就是信息不公開,公眾“看不清”資金源流,就難以根本解決“不信任”的癥結。 “村委會小到幾百元的支出都上墻公開了,一個市、省的醫保資金動輒數千萬甚至數億,更應該明明白白曬出明細賬。”暨南大學醫學院衛生統計教研室副教授夏蘇建認為,“每年收多少、支多少,個人賬戶是多少,統籌的是多少,如何支出的等問題均應公開,信息不公開不透明,公眾就難以監督。” 從近年來查出的一些涉醫保資金案件來看,醫保資金及其結余正成為部分人覬覦的“肥肉”,非法攫取醫保資金的各種“花招”時常見諸報端。 ——偽造材料,瞞天過海。廣西柳州警方日前破獲一起涉及醫療保險基金的詐騙案,柳州市西江醫院和麒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部分工作人員,涉嫌采取偽造治療單等資料以及套收、多收等手段,騙取國家醫保基金350多萬元。 ——借錢生錢,趁機挪用。寧夏石嘴山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原主任徐福新等人挪用醫療保險基金3233萬余元,其中部分資金被用于房地產公司、煤礦、夜總會等投資經營和個人揮霍,多名涉案人員被判處無期徒刑。 ——內外勾結,合謀私分。云南省六庫王和專科醫院是一家沒有醫生、護士和醫療設備的民營醫院,其院長為申報州級定點醫療機構找到了云南省怒江州醫保中心原主任木培龍。木培龍明知其達不到要求,還是將此事提交局務會討論并謊稱材料符合條件。這家醫院成為定點后,5年內就騙取了126萬余元的醫保統籌基金。 |
相關閱讀:
- [ 03-17]醫保基金過度結余引發關注:百姓救命錢為何沉睡?
- [ 03-17]賬戶有錢 市民醫保卻因未扣款被中斷
- [ 03-17]龍巖市民交醫保的賬戶有錢 醫保卻因未扣款被中斷
- [ 03-16]陜西一家三代五年捐百萬元 為全村人交醫保
- [ 03-14]醫保封閉管理的前提是盤活基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