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福利部門16日宣布暫停該市僅試點了不到50天的“嬰兒安全島”,這也是截至目前該項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遇到的最大波折。“南京福利院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將來福利院達到飽和,為了對每一個孩子負責任,可能會選擇適當的時機,關閉棄嬰島。”17日下午,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院長朱洪表示。 去年12月10日,自南京設立“棄嬰島”后,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就備受關注。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院長朱洪稱,以往一年接收的棄嬰大概在160人左右,而且每年的數量都在遞減。 “棄嬰島啟用3個月以來,接收了近140名棄嬰,差不多是以前一年的數量。”這么多的棄嬰讓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有些措手不及。朱洪說,新接收的棄嬰需要隔離觀察45天,目前隔離間的工作人員忙得焦頭爛額。 據介紹,為了緩解壓力,南京福利院已經將部分棄嬰轉到南京高淳分院了,如果高淳分院也無法接收的話,下一步將部分棄嬰轉到江蘇其他地市的福利院。 “不是投入不夠,就是馬上給幾百萬,也不能解決問題,第一找不到人,第二個你需要房子,需要醫療專業人員,這些一下子解決不了。”朱洪強調,目前的困境并不是因為缺錢。 朱洪表示,幾個前期試點的城市經過媒體的大面積宣傳,被民眾所熟知,一些萬般無奈的家庭就會把棄嬰集中丟棄在這幾個棄嬰島,導致這幾個城市壓力暴增。 3月16日,廣州宣布暫停棄嬰島試點,17日下午,朱洪表示,“我不希望南京是第二個廣州,不過再這樣下去,難以保證南京不是第二個廣州。南京福利院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將來福利院達到飽和,為了對每一個孩子負責任,可能會選擇適當的時機,關閉棄嬰島。”如果多一些城市搞試點,南京福利院的壓力就會小一些。 □試點順利 全國有25個棄嬰島 據統計,我國已在10個省、自治區、市建立了25個“嬰兒安全島”試點,但大部分接收嬰兒的數量較為平穩,廣州、南京的情況更像是特例。 例如,在2011年率先設立棄嬰島的河北石家莊市,兩年半來接收了大約180名棄嬰。而在內蒙古烏蘭察市,“嬰兒安全島”在10個月的時間里也只接收了4個孩子。即便是深陷現實困境的廣州民政部門負責人也承認,從全國整體情況上看,棄嬰島的推進是順利的,設立這樣的設施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 而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全國兩會上,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曾向記者表示,試點“嬰兒安全島”是一個勇敢的嘗試,試點機構在保障棄嬰的生命安全、及時救治、服務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 □分布不均 廣州南京成“洼地” 根據民政部關于“嬰兒安全島”的試點工作方案,要求各省份在省會城市或棄嬰現象比較集中、具備條件的城市開展試點,原則上每省確立一到兩個試點地區,試點時間為2013年8月到2014年底。 但事實上,在我國經濟較為發達、人口流動性大的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僅有天津、南京、廈門、廣州四地設立了棄嬰島試點,而在醫療資源最為集中的一線城市中,更是只有廣州開設了試點。試點分布不均,也加重了廣州、南京的“洼地”效應。 □質疑 棄嬰島是否存在默許棄嬰 根據廣州市社會福利院16日公布的數字,在不到50天的試點期間,該院“嬰兒安全島”共接收棄嬰262名。“嬰兒安全島”到底會不會默許、甚至鼓勵棄嬰行為? 早在2011年6月河北省石家莊市福利院在全國率先開展棄嬰島試點時,就已引起了一些爭議。社會福利機構、民間組織、民政部門和專家學者的觀點基本一致,認為棄嬰島試點的初衷并不是鼓勵棄嬰,而是在棄嬰行為客觀存在的情況下改變其結果、提高嬰兒存活率。但是,初衷與實際效果并不總是一致。 阿玲的丈夫陳某,是廣州棄嬰島試點期間,唯一一個因涉嫌違法棄嬰而被警方拘留的家長,阿玲的女兒患有重病,會診的醫生認為孩子很難救活。阿玲和丈夫為女兒辦理出院后,丈夫把孩子送往廣州市福利院的“嬰兒安全島”。福利院工作人員發現嬰兒已經死亡。 "我們做錯了,但當時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做。”阿玲說。為阿玲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師認為,阿玲一家覺得無論醫學上還是經濟上,都沒有辦法救活孩子,也沒有途徑去聯系救助機構,所以才把棄嬰島當作唯一的選擇。廣州市福利院接收的262名棄嬰全部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惡性疾病和殘疾已經成了嬰兒遭棄最主要的原因。 長期從事大病救助的兒童希望基金會社工羅典認為,應該在予以懲戒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救助。 據新華社鐘欣報道 |
相關閱讀:
- [ 03-17]廣州暫停“棄嬰島”的啟示與省思
- [ 03-17]棄嬰島暫停不必過度悲觀
- [ 03-17]“棄嬰島”關門讓廣州的春天有點冷
- [ 03-17]廣州暫停“棄嬰島” 試點1個半月接收棄嬰262名
- [ 02-28]多管齊下才能化解棄嬰島難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