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重訪河南蘭考 誦追思焦裕祿詞作
2014-03-19 07:19? ?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陳瑋 邱淑群 |
分享到:
|
3月18日,習近平聽取蘭考縣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丁林/攝 在蘭考縣匯報會上,習近平回憶起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期間,讀了《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填寫的《念奴嬌》詞。這首詞發表在1990年7月16日的《福州晚報》上。詞中“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句子,深深表達了習近平對焦裕祿的崇敬之情和他自己愛民為民、責任擔當的堅定情懷。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河南省蘭考縣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在對標立規中查找差距,在上下互動中解決問題,在攻堅克難中提振信心,在思考辨析中把握規律,確保每個層級每個單位都真正取得實效。 根據中央統一安排,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分別聯系一個縣,習近平聯系蘭考縣。17日至18日,習近平在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省長謝伏瞻陪同下,深入農村和窗口服務單位,同干部群眾交流座談、聽取意見和建議,實地指導蘭考縣教育實踐活動。 參觀焦裕祿紀念館 焦裕祿是全黨的榜樣 17日上午,習近平一到蘭考,就直接前往焦裕祿同志紀念館。他同焦裕祿親屬和基層模范干部代表親切交流并合影留念,動情地說,我們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祿同志事跡教育成長起來的,焦裕祿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5年前我到蘭考參觀了焦裕祿同志事跡展,今天來再次深受感動,引起心靈的共鳴。焦裕祿同志是縣委書記的榜樣,也是全黨的榜樣,他雖然離開我們50年了,但他的事跡永遠為人們傳頌,他的精神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等革命傳統和偉大精神一樣,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永遠向他學習。 與村民代表座談 堅持上下聯動,共同解決難題 隨后,習近平同鄉、村干部和村民代表進行了座談。6位同志圍繞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基層干部轉變作風等向總書記吐露心聲,習近平邊聽邊記。他說,蘭考是糧食主產縣,首先要做好耕地這篇文章。農村將要推進一系列改革,基層的同志要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如何讓改革措施落地,多向上級提供經驗、提出建議。習近平指出,鄉村面臨的不少矛盾,與上級政策指導和工作作風有關。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堅持上下聯動,共同解決難題。要進一步把農村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多渠道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村民一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傍晚時分,習近平回到住地焦裕祿干部學院,又同在此學習的蘭考縣部分鄉村干部學員進行了座談。習近平指出,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在群眾心中鑄就了一座永恒的豐碑。大家來這里學習,要深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焦裕祿同志給我們留下了那么多,我們能為后人留下些什么?習近平希望廣大基層干部認真組織并帶頭參加好教育實踐活動。 談教育實踐活動 讓每個黨員干部都能紅紅臉、出出汗 18日上午,習近平專門聽取蘭考縣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并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教育實踐活動要確立一個較高標準,并嚴格按標準抓部署、抓落實、抓檢查。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有一點“辣味”,讓每個黨員干部都能紅紅臉、出出汗。要堅持開門搞活動,讓群眾大膽提意見、評頭品足,特別是對群眾提出的一些具體問題,能夠解決的要抓緊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耐心細致做好解釋工作,需要上級決策或制定政策的要及時反映。 習近平指出,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與焦裕祿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活動始終,做到深學、細照、篤行。要組織黨員、干部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深入查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習近平談作風建設 一是正確認識和處理人際關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則辦,特別是當個人感情同黨性原則、私人關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觸時,必須毫不猶豫站穩黨性立場,堅定不移維護人民利益。 二是下決心減少應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學習充電、消化政策,多下基層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況,多系統思考和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自覺遠離那些庸俗的東西。 三是實實在在做人做事,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不搞“假大空”。 四是對一切腐蝕誘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獨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漸。 |
相關閱讀:
- [ 03-19]習近平將首次出席核安全峰會 提中國“核安全觀”
- [ 03-18]習近平調研指導蘭考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 03-18]習近平: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與焦裕祿精神是高度契合的
- [ 03-18]習近平闡釋選擇蘭考作為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原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