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內外因共同作用致烏克蘭陷入分裂態勢
2014-03-19 13: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中新網3月19日電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馮玉軍19日做客中新網《新聞大家談》,解讀烏克蘭局勢及克里米亞問題。在談到克里米亞“脫烏入俄”時他表示,烏克蘭目前的分裂態勢由于內外因共同作用。在內因方面有其歷史因素,而外因方面則受到美、歐、俄三方勢力爭奪的影響。 3月17日,克里米亞通過全民公投,宣布脫離烏克蘭。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克里米亞領導人正式簽署條約,從即日起將克里米亞視為俄聯邦一部分。烏克蘭政府隨后表態,烏克蘭永遠不會承認克里米亞“獨立”并加入俄羅斯,克里米亞地區全民公投不合法。 克里米亞和烏克蘭各執一詞,局勢引人注目。馮玉軍指出,目前烏克蘭之所以面臨分裂狀態,有內外兩個層面的因素。 他說,從內部層面來看,歷史上,烏克蘭東部和西部在文化、語言和宗教信仰上有著很大的差異,東烏克蘭和俄羅斯關系更加緊密。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西烏克蘭很多人是以民族解放軍的身份來抗擊蘇聯紅軍,所以歷史非常復雜。 馮玉軍指出,烏克蘭內部的這種長期糾紛也導致了目前的烏克蘭社會在政治、文化、語言甚至經濟層面,沒有形成統一國家共識。這也正是烏克蘭內部政治風波4個多月以來一直演變不斷,最終以前總統亞努科維奇下臺作為結局這么一個過程。 馮玉軍同時指出,從外部原因來講,烏克蘭處于整個東歐關鍵核心地帶。如果用傳統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講,東歐恰恰是所謂“世界島”,而烏克蘭又是“世界島”重要部分。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是西部俄羅斯重要屏障;無論是當時的拿坡侖大軍還是納粹德國的鐵蹄,都首先占據了烏克蘭。 “我們都記得美國著名政治學家福山在《歷史的終結》中說過,西方已經完全獲得了勝利。”馮玉軍說,冷戰結束以后,西方把俄羅斯作為戰敗者,認為自己是勝利者;西方勢力影響不斷向東擴展,其中包括北約東擴、歐盟東擴等。雖然美國和歐洲遭遇了很多沖擊,但是歐盟仍然推出了東部伙伴關系計劃,仍然是要在烏克蘭和俄羅斯及南高加索三個國家擴展自己的影響。 他指出,整體說來,美、歐、俄這三家勢力,美歐是一方,俄羅斯是一方,在整個后蘇聯時代爭奪仍然十分激烈,導致了烏克蘭局勢持續處于不穩定狀態。 |
相關閱讀:
- [ 03-19]烏克蘭稱俄犯下“戰爭罪行” 俄烏進入軍事階段
- [ 03-19]烏克蘭抗議俄羅斯承認“克里米亞共和國”
- [ 03-18]烏克蘭首都志愿者應征入伍
- [ 03-18]烏克蘭“打擊黨”敦促政府與俄羅斯斷交
- [ 03-18]普京稱俄羅斯不想分裂烏克蘭 俄羅斯族人權利受侵犯
- [ 03-18]普京批西方在烏克蘭過度插手 欲將俄“逼入墻角”
- [ 03-18]烏克蘭稱為維護國家統一 烏克蘭沒有加入北約計劃
- [ 03-18]俄羅斯稱若烏克蘭支付200億美元 愿討論前蘇聯債務問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