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記者披露馬航事件報道幕后故事
2014-03-19 16:24? 陶韻西 王崗 楊錚?來源:法制晚報 責任編輯:林晨 邱淑群 |
分享到:
|
有啥特殊渠道? 美官方發現 《紐約時報》總部第一時間得知 記者發現,其實馬方手中并不缺乏信息,只是這些消息往往被各國官員們截住了。根據統計,來自美國官員、越南官方以及意大利和奧地利外交部的消息占到一半。 《法制晚報》記者就采訪了懷疑馬來西亞官方隱瞞了部分事實的《紐約時報》著名記者布萊德肖。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記者,最重要的就是想辦法采訪到官方說法,然后通過這些說法去追求真相。然而,他的報道思路不同的是,他會匯總所有官員和媒體的說法,然后用邏輯思維進行思考和分析,究竟哪里出了問題,有沒有什么漏洞?就像拼圖,一塊一塊信息拼湊起來,總有一天,真相會顯露出來。 當然,作為一名美國記者,布萊德肖透露,自己比別的國家記者擁有更多的美國資源。而他告訴記者,當美國官方發現了什么消息,《紐約時報》總部總是第一時間得知。“前方采訪和后方信息相結合,缺一不可。”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盡管這句詞用在此處并不十分準確,但美聯社記者賴成新向記者透露,美聯社作為國家通訊社,在全球各地常年駐有記者,非常注重和當地政府搞好關系。平時積累的人脈,此次馬航失聯便派上了用場。 “我們的記者其實是可以采訪到馬來西亞高層的,如果領導需要的話。”賴成新說,記者的人脈很重要,采訪也要盡可能地找到核心人物,才有拿到獨家、壟斷關鍵信息的可能。 咋成了先鋒? 大量記者 駐守任何出新聞地點 此外,布萊德肖認為,美國媒體掌握消息源之所以多,是因為美國在航空事故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并且波音公司就是美國的,他們對該飛機的了解比任何國家都要多。但如果只是指望美國方面的單一信息,絕對不可能寫出好的新聞,因為這次搜索是26個國家通力合作的。 “我們派出了大量的記者,駐守在各個國家可能出新聞的一些地點,從各國政府和各個機構以及相關人士方面挖掘信息,掌握的信息源越多越有利于分析。”布萊德肖說。 除此之外,美國媒體還會請教一些專業的航空數據分析機構。“相對來講,這方面的優勢專業性別的國家媒體不一定跟得上。”布萊德肖稱。 (本版文/特派馬來記者 陶韻西 記者 王崗 楊錚 實習生 張天葉) |
相關閱讀:
- [ 03-19]路透:馬航失聯客機最有可能飛往南印度洋方向
- [ 03-19]美媒:馬航失聯客機轉向12分鐘后才最后通話
- [ 03-19]巴基斯坦承諾盡一切可能協助馬方搜尋客機
- [ 03-19]馬航客機搜尋擴至空前區域 馬來西亞防長遭記者質問
- [ 03-19]馬爾代夫說當地雷達未發現過疑似馬航客機
- [ 03-19]馬航關鍵信息多由美國與西媒披露凸顯馬來力不從心
- [ 03-19]馬爾代夫稱當地雷達未發現疑似失聯客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