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階梯氣價指導意見出臺 各地應先聽證后實施
2014-03-22 07:17? 孫春祥?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解讀 80%家庭支出不受影響 “由于第一檔氣量按覆蓋區域內80%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氣量確定,這就意味著80%的家庭不會因階梯氣價政策的實施受到影響,不會增加生活支出。”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 據國家發改委介紹,第二檔用氣量按覆蓋區域內95%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氣量確定,體現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合理用氣需求;第三檔用氣量為超出第二檔的用氣部分。 對此,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能源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震認為,用氣量符合第二檔的家庭(占全部家庭15%)其第一檔用氣范圍內的部分,支出不會增加;超出第一檔的氣量部分,支出才會有所增加,但由于一、二檔氣價差距不大,對這些家庭的影響有限。剩余5%的家庭由于用氣量大,居民家庭支出會相對多一些。這也符合公平負擔的原則。 ■背景 國家燃氣補貼每年七八百億 我國天然氣人均資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國內天然氣產量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去年,我國燃氣對外依存度(進口量占國內消費量)達到31.6%,而前年才20%。進口氣價成本的不斷上升,加大了燃氣改革的壓力。 “長期以來,我國對居民用氣實行低價政策,一方面,居民氣價明顯低于工商業等其他用戶價格,交叉補貼現象嚴重。居民生活用氣具有不均衡的特點,不足20%的居民家庭消費了40%左右的居民氣量,導致用氣量越大的用戶,享受的補貼越多,沒有體現公平負擔。另一方面,造成部分居民用戶過度消費天然氣。用氣量最多的不足5%的家庭消費了近20%的居民氣量,特別是加大了冬季用氣高峰時調峰保供的壓力。”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 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秘書長遲國敬說,長期以來,我國資源性產品價格政策向居民傾斜,福利色彩濃厚。但隨著我國資源需求不斷增長,“平價電、廉價氣”等低價政策導致資源供應日益“捉襟見肘”,頻頻發生的“氣荒”即是明證。 王震認為,近年來,河南、江蘇、湖南等地部分城市的實踐證明,階梯氣價在引導節約用氣、緩解供氣壓力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當前,我國天然氣生產企業每年虧損500億元,加上國家給予的稅收減免,國家(給燃氣工業和居民用戶的)暗補達600多億元。如果加上合理的利潤,實際補貼額為700億-800億元。”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周大地說。 晨報記者 孫春祥 |
相關閱讀:
- [ 03-21]發改委:階梯氣價將分3檔 第一檔氣量覆蓋80%家庭
- [ 03-21]泉州市發改委扎實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 [ 03-21]發改委鼓勵各類資本參與建設天然氣基礎設施
- [ 03-21]發改委:迄今未發現企業債到期兌付風險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