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經濟上半年將現“前低后穩”態勢
2014-03-24 06:45? 周小苑?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中國經濟在2014年伊始就面臨下行壓力。繼1-2月消費、投資以及工業生產等經濟數據集體回落后,作為觀測經濟“冷暖”重要指標的用電量增速也創下5年新低。不過,專家認為目前情況尚不足憂,中國經濟總體運行仍十分平穩,在管理層加大實施各項“擴內需、穩增長”措施的作用下,二季度經濟增長將逐步企穩回升,預計上半年將呈現“前低后穩”的態勢,仍能實現GDP全年增長7.5%這一既定目標。 增速開年呈現下滑 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生產、投資、消費、出口等各項經濟數據均呈現放緩趨勢。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實際增長8.6%,創2009年4月以來新低;投資方面,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7.9%,創2002年12月以來新低;消費方面,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也呈回落態勢;出口方面,2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從1月的增長7.6%逆轉為下降18.1%,為2009年9月以來最低增速;貿易逆差229.8億美元,為2012年3月以來最大。 “1—2月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短期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總需求疲弱,尤其是內需疲弱是經濟增速下行主要原因。盡管導致需求疲弱的因素近期在邊際上有改善,但增長動能仍面臨下行風險。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2014年中國經濟總體上依然存在增速繼續下行的壓力。從現在開始到年中,宏觀經濟將低位運行,表現為新增貸款、社會融資總額、固定資產投資、社會零售總額、房地產開發增速等宏觀數據與去年下半年相比,將出現一定的下滑。雖然3月經濟存在小幅改善的可能性,但預計一季度GDP增速將從1月初的7.5%降至7.4%左右。 三大風險需高度重視 在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副主任劉樹成看來,導致經濟下行壓力主要有4個因素:第一,在近幾年我國潛在經濟增長率下移的過程中,經濟運行具有下滑慣性;第二,當前經濟運行面臨化解地方債務和產能過剩兩大任務,這對信貸和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帶來下行的壓力;第三,2014年GDP增長預期下調,雖然有利于經濟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和提高質量與效益,但反過來也對GDP增速下滑產生影響;第四,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多種成本上升,盈利艱難。 “從當前情況來看,我們會遇到三大經濟風險的挑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一是如何有效地把控和化解財政金融風險,防止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產能過剩行業和影子銀行等領域形成風險傳遞循環;二是如何有效提升非貿易部門的效率。與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行政性壟斷的非貿易部門效率更低,基礎設施和產業的資源配置扭曲狀況尤為突出;三是如何拓展新的增長領域,促進多種形式的創新。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張茉楠也表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內外局勢錯綜復雜遠超想象,正處于“往上走還是往下走的重要關口”,經濟增長正經歷不同平臺之間的轉換。而地方融資平臺償債缺口、過剩產能、房地產泡沫、影子銀行等幾大風險相互聯系,互為傳導,只要某一環出現“風吹草動”,就很可能觸發系統性問題。 |
相關閱讀:
- [ 03-23]張高麗:中國經濟可較長時期保持中高速增長
- [ 03-21]從食品到“空氣” 中國經濟被劣質國外標準全面“綁架”
- [ 03-21]前兩月用電量增速回落 印證中國經濟增速放緩
- [ 03-21]專家:中國經濟“消費過低,投資過高”是誤判
- [ 03-20]中國經濟網:省直機關開展“美麗鄉村 省直機關在行動”植樹活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