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3月24日文章,原題:把蛋糕做大是中國的主要任務 新的一天,又一個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出來了,這一次,又是一個低于經濟學家預期的數據,但上證綜合指數依然小幅上漲。 是的,今天公布的PMI初值為48.1,這讓人感到失望,下滑至8個月來的最低值。但另一方面,它只是18個月來的最低點,并未脫離過去若干年里的變動范圍。 中國領導人早已發出信號,其對于經濟增長目標的定位愈發復雜精細。因此,超出或略低于對外宣布的7.5%這一增長目標幾個百分點不會讓中國陣腳大亂。 市場認為,政府不會允許經濟增速偏離目標太遠,因此上證綜指的反應相對平靜。正如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所說:“我們預計,北京將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穩定增長。可能的措施包括降低私人投資準入門檻,在地鐵、空氣清潔和公共住房方面投資,以及降低貸款利率等。” 然而,PMI應放在一個更宏大的背景下進行考量,即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結構的調整速度取決于政府的勇敢程度、其所承受的痛苦程度以及必然會隨之而來的問題的規模。北京明白,經濟結構調整是必須要經歷的。最終,制造業對中國的重要性將不斷下降。 過去幾年PMI的走低幾乎沒給中國更廣泛的工業生產造成麻煩。低于50的PMI就意味著中國在放緩? 很長時間以來,我都試圖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解釋更宏大的背景。我認為,200的7%要比100的10%多40%。 安保資本首席經濟學家謝恩·奧立佛提供了真實的數字。中國經濟現在的規模幾乎是2007年時的兩倍。因此,現在中國經濟7%的增長相當于7年前13%的增長。 鑒于中國經濟的龐大規模,經濟增速是7.2%,還是7.5%抑或7.6%,根本沒有太大區別。盡管經濟增速必將在未來數年內穩定下降,中國仍將在2020年底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作者邁克爾·帕斯科,伊文譯) |
相關閱讀:
- [ 03-25]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在廈:人民幣貶值后將升值
- [ 03-25]林毅夫駁中國唱衰論 2030年經濟規模或是美國兩倍
- [ 03-24]業者析中國人美國搶房兩大動力:為孩子 抓商機
- [ 03-24]2014年中國房地產進入深度調整期
- [ 03-19]讓民眾考核官員動真格才有說服力
- [ 03-19]“農民進城成本”到底有多高
- [ 03-18]國家質檢總局:六款拉菲質量不合格
- [ 03-18]中國工程院院士:2.66萬億鐵路債務并不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