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深改為外企送上大禮包 手續簡便少跑路
2014-03-26 06:52? 周小苑?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邱淑群 |
分享到:
|
開放服務金融等領域 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強烈信號,中國將進一步擴大開放和改善投資環境,釋放體制和機制等各方面的紅利,不僅為民營資本,也為外資企業進一步進入中國市場提供更大機遇。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表示,下一步重點將研究服務領域的開放措施。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針對金融、教育、文化、醫療、育幼養老、建筑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十個服務行業和一般的制造業,研究放寬外資在股比比例和經營范圍等方面的限制。其中,金融領域的開放最受外資關注。 普華永道此前發布的《外資銀行在中國》報告指出,中國加速推進金融改革的舉措,將給國內外金融機構帶來重大挑戰和潛在機遇。在改革或調控變化帶來的好處還不確定的情況下,許多外資銀行對其在華戰略仍然“堅定不移”。外資銀行將在多個方面受益于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所帶來的戰略性機遇。 此外,作為中國經濟發展重要驅動力的城鎮化,也被外企視為一個重要機會。馬克·杜瓦爾表示:“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城鎮化有利于中國的整體經濟增長,這對于在中國進行各種業務的企業來說都是個很好的消息;其次,城鎮化將需要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進行大量投資,美國企業和中國在基建領域可以開展很好的合作。” 中國仍是投資洼地 “中國去年實際利用外資是1176億美元,增長5.3%。這在全球去年的經濟形勢之下,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數字。”高虎城表示,去年全球的投資整個增長的比例遠遠低于5.3%,但中國仍然有這樣一個增長。而且無論是歐盟中國商會還是其他國家和地區在中國企業組成的有關商會和組織,通過對其成員的調查顯示,85%以上的企業是盈利的,90%以上的企業愿意繼續在中國擴大投資。 《2014年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還顯示,在華美國企業依然對中國商務環境保持樂觀態度,參與調查的365位企業代表對中國正在進行的經濟改革前景充滿期待。中國美國商會會長葛國瑞表示,中國正在進行非常正面的、強有力的改革,標志著中國的發展將邁入一個新時代,外資企業在中國未來的發展中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未來,隨著一系列深化改革舉措的實施,改革紅利的逐步釋放使得外資企業仍將長期受惠于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中國仍將是最具價值的投資洼地。 高虎城表示,中國還將繼續完善投資環境,在營造公開透明的法律環境、高效便利的行政環境、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方面多下工夫,切實保障外商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和知識產權的保護。 |
相關閱讀:
- [ 03-25]人民日報:武術之魂何處尋
- [ 03-25]人民日報:多給群眾創造用“法”空間
- [ 03-25]人民日報評論員:高標準才有高質量
- [ 03-25]住建部專家在人民日報刊文:房價暴跌只是一種妄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