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內容:大涼山一個村莊一半學齡兒童輟學 大涼山童工遣返回來新的童工繼續出發 主持人白巖松: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個還不算太遠的新聞事件,今年1月份的時候,在深圳一家企業里發現了幾十名疑似童工在那打工。媒體把這事一報道出來了之后,社會力量很快就到達了,然后就要把這些孩子送回家鄉。可能看到這一個結局,很多人會覺得皆大歡喜。但是要把孩子送走的時候,孩子說的一句非常不愿意離開,不情不愿的一句話,卻讓我們立即覺得,這事我們做對了嗎?當然是做對了,但是為什么這么為難呢?來,先回顧一下。 (播放短片) 主持人白巖松: 孩子喜歡留在打工地,因為他覺得在這有肉吃。這些孩子基本上都來自于四川大涼山的彝族自治州。行動來得很快,他們很快被送回到了家鄉。然后我們也就慢慢地淡忘了,問題就在于,如果回到家鄉,一切都沒有改變,環境也沒有改變的話,你會阻止他過后不久,重新走上他依然可能不到16歲,但是要去打工這樣的一種路途嗎? 很多人可能不會去思考這樣一樣問題,但是讓我們走進近們的身邊,去看看怎樣讓才能讓他們安心地在家鄉待著呢?來,看看記者調查。 記者劉楠: 為什么沒上學?你聽不懂漢語是嗎? 輟學孩子 美姑縣四季吉村: 肯定聽不懂。老師一來一天不來啊。 記者: 老師一天來一天不來 字幕:阿伍 7歲 小學一年級輟學 輟學孩子 美姑縣四季吉村: 他自己不學了。 記者: 你不想學了? 輟學孩子 美姑縣四季吉村: (不上學)沒事,上了四年級也沒有用的。 字幕:克哈 12歲 小學三年級輟學 解說: 在美姑縣四季吉村找一個失學孩子并不難,15歲的阿呷就是,她小學二年級輟學,今年春節剛從廣東回來來。這天,村干部又來動員她回去讀書,但卻遭到了拒絕,因為阿呷就要定親了。 賈斯阿呷的哥哥 美姑縣四季吉村: 跟你講,我們這里人,比如說14歲、15歲,不嫁給他,你根本就找不到朋友了。 記者: 你為什么要去打工? 賈斯阿呷 美姑縣四季吉村 輟學孩子: 她說之前還是在村小在讀,老師也不經常來,根本就沒有學到什么。 中央電視臺記者劉楠: 你可能很想象,這個沒有任何標志的毛坯房就是四季吉村唯一的村小。四季吉村被稱為云端上的村莊,這里前年通路,去年通電,直到現在還是沒有手機信號。村里面的一個特點就是孩子多。村干部給我的統計顯示,120多名學齡兒童中,有一半多都是處于一個未讀書的狀態。學校唯一的村小現在是三年才招一次學生,只有一名老師,十幾名孩子。別的學校都已經開學了,但這個學校到三月初才開學。 解說: 村干部告訴記者,在四季吉村,6歲到12歲有94個孩子,失學的47個,超過了一半。村小前年曾來過一個公辦女教師,看到破舊的教室哭著走了,唯一下的代課老師教學質量并不高。 原學生 美姑縣四季吉村村小: 能考20分就是第一名了,(老師)十點才上課,然后想什么時候下課就什么時候下課,放學。有些時候老師把我們鎖在教師里面,他就回家了。 解說: 王老師是這里剛剛退下來的代課老師,以前他每月是400元的工資 原代課老師 美姑縣四季吉村村小: 一個月400塊錢能干什么?喝酒、抽煙都不夠。公辦老是工資都是兩千多,三千多。 記者: 代了五年您覺得累嗎?教孩子費勁嗎? 原代課老師: 說實話確實吃力。 解說: 12歲的克哈,現在每天在家幫父母看一歲半的弟弟,他說,自己的書本已經丟掉了。記者從他的家里,撿到了一張殘留的課本頁。 阿坡克哈 美姑縣四季吉村 輟學孩子: 也可以學。不認識。 記者: 學習的習字,這個習不認識。 解說: 克哈的父親自己也沒上完小學,兩年前外出打工受傷,回來務農。 阿坡克哈父親 美姑縣四季吉村: 之前是讀到四年級了,(但是)孩子讀到四年級的時候,連自己的名字都還是不會寫。 解說: 事實上,克哈輟學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村李老師只能教到三年級,四年級需要到鄉里中心學校上。然而,那里的寄宿名額欠缺,擠不進去,如果走讀,來回三四個小時的山路也不安全。 呷鐵: 美姑縣教育局局長: 我感到壓力大,防止(學生)流失,是現在的重中之重。 解說: 新學期開始,會不會有新的孩子輟學?教育局局長最擔心,尤其是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低年級,輟學的孩子最多。 記者: 額曲古學區一二三年級(輟學)人數少,到四、五、六年級的時候就一下子流失了200多人? 呷鐵局長: 對。 解說: 據了解,撤點并校政策下,當地不斷加大集中辦學,但是,大涼山山區地理特殊,有一半學校都是農村教學點,而老師也很緊缺。 記者: 招來的公辦老師到村小了,看很窮,哭著跑走了,這種狀況怎么辦? 美姑縣教育局長: 我們現在全縣接近十萬的在校生,我們老師是1578個,不到1600人,缺口大概接近600人。我覺得現在政策現在應該對,特別是邊遠的地區的教師,待遇應該提高。 主持人白巖松: 其實面對大涼山的時候,內心又有些矛盾。因為看到一組數據,在2011年年底的時候,它的經濟總量就已經突破了1000個億,在全省31個市州當中,排到了第七位。按理說這不錯啊,可是你看它另方面的數據,似乎發展得不夠平衡,它的貧困人占到了接近總人口的1/4,也就是說,大約四個人里,就有一個人依然處于貧困人口的狀況當中。這由于地理條件等等很多的因素決定。 我們透過這個情況去看剛才記者采訪的四季吉村,這個村一共603人,在6歲到18歲,也就是應該上學的總計122個。它呈現了兩個特點,第一個入學率太低,第二是輟學率高,因此它在兩端顯現出來。我們看,入學率低體現在6到7歲,已經讀書的是11個人,沒有讀的居然是26個。也就是說37個該上學的孩子里,居然有26個還沒上學;8歲到9歲里,已讀的20個人,未讀13,10到12是已讀的16個人,未讀的18個人。放到別處這其是都是一個挺糟糕的數據,但是放在這個村子里相比較,這個年齡段還算不錯了。可是到了13到18歲,輟學的人數明顯增多。還在讀書的是7個人,沒有讀書的是21個人,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我們可能馬上就會得出結論,這都是貧窮造成的等等。僅僅是貧窮嗎?記者在采訪當中所透露出來的一些細節,你看出來不僅僅是貧窮。我們看這樣一個數據,整個13名學生,在四季吉村有一個村小,13名學生只有一個老師,這一個老師還只能從一年級教到三年級就不能再教了。最近的鄉中心山路小學,山路歷程需要兩個小時,寄宿名額還有限,剛才記者在采訪的時候,片子中有一句孩子說的話,他說什么時候想下課了就下課,而且一個月給人家400塊錢也的確太慘了,公辦的教師是兩三千,因此他很難有積極性,也很難招到素質更高的教師,因此這僅僅是一個貧困的概念嗎?還是需要有一種傾斜或者去改變?我們繼續去觀察。 索瑪花愛心小學小品《童工風波》: 快讓我的孩子跟我說話。 包工頭:家長:你的孩子是我騙走的,是他自己愿意走的,關我什么事。 解說: 這是索瑪花愛心學校孩子們排練的小品《童工風波》,講述了幾名老師和家長尋找打工孩子的故事,扮演包工頭的伍力喜歡給村里人演小品。而在圍觀笑著的人群中,就有孩子輟學打工的家庭。伍力15歲的表姐就在廣州打工。 伍力 美姑縣索瑪花愛心學校學生: 這是她14歲的時候。 記者: 這就是出去打工的時候的照片是嗎? 伍力: 是的。 伍力的弟弟: (我哥哥)他想去打工,我媽媽不讓他去打工。 解說: 村一級的教學點條件差,孩子輟學多,而鄉中心小學,盡管政府投入相對較多,但是孩子輟學問題依舊是個大考驗。開學報名這天,美姑縣巴普鎮中心校的中田校長開班會叫來家長,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家長按紅手印,簽安全協議,監督孩子不要輟學去打工。 烏爾中田 美姑縣巴普鎮中心校校長: 不要讓你們的小朋友在學校期間,就跑到外面去打工。 |
相關閱讀:
- [ 02-28]國新辦發表美國人權紀錄:美國農業童工大量存在
- [ 02-20]初中生報警稱“被人毆打” 意外牽出雇傭童工案
- [ 01-27]童工被下崗 脫貧須上崗
- [ 01-26]大涼山童工與他們的家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