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影響力或越來越弱 恐難主導世界新規則
2014-03-26 09:31? 紀雙城 孫微 陶短房 青木 魏萊 柳玉鵬 陳一?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邱淑群 |
分享到:
|
G7,G0,抑或GX? 除了影響力下降,另一個困擾G7的問題是其成員的結構問題。德國“和平研究”網的名為“G8的歷史變遷”的報告指出,G7的困境是其封閉造成的。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加快,G7卻表現出極低的開放性,結構性問題也頻頻出現。 新興國家的崛起導致全球經濟和政治中心轉移,而G8成員國卻無一個甘愿放棄自己的席位。許多西方學者認為,唯一可以挽回G8威望的辦法是讓某些不稱職成員讓位,讓新的成員進來,但G7以“價值觀不同”為由排斥俄羅斯的先例,讓原本就對G8意興蕭索的幾個主要新興國家,更無興趣加入進來。 英國《金融時報》稱,八國集團必須決定,它希望成為一個由共享價值觀的民主國家組成的俱樂部,或是其席位應根據影響力來分配。這是G8面臨的最大問題。 為了挽救G8日益衰落的影響力并解決其結構問題,美國高盛集團幾年前曾經構想組建一個G14(G8加上巴西、印度、中國、墨西哥等6國)平臺,并在G14中再挑選最具代表性的G4(美國、中國、歐盟、日本),集中討論最重大問題,以兼顧代表性和效率。 美國政治風險分析家伊恩·布雷默和經濟學家努里爾·魯比尼則提出G0的概念,他們認為,政策協調從來只是G8的幻想。隨著各國越來越集中解決國內問題,沒有一個國家或者國家集團有足夠的政治和經濟杠桿來推動國際議程。未來國際舞臺上的各種重要問題例如國際宏觀經濟協調、金融監管改革、貿易政策和氣候變化只會引發越來越多的沖突。美國外交關系學會高級研究員羅伯特·卡恩則稱,隨著世界金融危機逐漸消退,各國的共識也減少了。世界將分成或大或小的組織(即GX),各方的合作取決于各自的意愿和能力。 一名外交學者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G7創立至今已是40年,可以說是“徐娘半老”,包括美歐在內的不少戰略學者都認為G7“太老”,不能代表世界發展的“未來”。原來G7一直擔憂俄羅斯這個“另類”成員。如今G7和俄羅斯分道揚鑣,G7是冒著影響力消退的風險恢復昔日“西方俱樂部”傳統,還是吸納新成員使之更具代表性,以及G7屬意的新成員有無興趣填補俄羅斯的空白,它們會否成為又一個類似俄羅斯的角色,都要拭目以待。 《全球政治中的俄羅斯》雜志主編盧基揚諾夫表示,全球金融危機讓亞洲和其他非西方國家增添了自信。雖然目前G20也像G8一樣,不具備落實其決議的制度性基礎和機制,但它提供了一個比G8更廣闊的平臺。(駐外記者紀雙城 孫微 陶短房 青木 記者 魏萊 柳玉鵬 陳一) |
相關閱讀:
- [ 06-21]熱火馬刺備戰總決賽G7 勒布朗發際線遭調侃
- [ 12-12]OECD10月綜合領先指標100.1
- [ 11-16]意大利希臘的下一個“難兄難弟”是誰?
- [ 09-11]法媒:G7峰會前夕 美國再向歐洲各國施壓
- [ 09-10]G7財長和央行行長:采取行動確保金融市場彈性
- [ 09-10]日本財務大臣稱G7明白日限制日圓大幅波動需要
- [ 08-23]日本政府欲與G7聯合干預 日元有望暫時退燒
- [ 08-08]G7召開緊急會議 聲明稱擬采取行動穩定金融市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