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6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26日報道,向馬國提供數據分析的英國衛星公司Inmarsat向媒體表示,數據是該公司與波音及其他獨立航空專家共同討論得出的,對結果有信心。學者表示,相信Inmarsat把自己的計算運行了多次,因為這樣的信息只能在百分之百確定下才能發布。 很多人都提出疑問,搜索行動仍在進行中,飛機殘骸尚未尋獲,為何馬來西亞僅憑數據分析就得出馬航MH370客機墜毀的結論? 根據外電報道,向馬國提供數據分析的英國衛星公司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向媒體表示,數據是與波音公司及其他獨立航空專家共同討論得出的,對結果有信心。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海洋地理學家西蒙·博克索爾博士(Simon Boxall)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說,Inmarsat一定檢查了所得到的全部信號和記錄,進行過多次數據處理,以確定飛機發出信號地點。 將需時一年的研究壓縮至兩周完成 博克索爾說:“他們可能把通常需要幾乎一年時間的研究工作壓縮到兩周內完成。從技術上講,Inmarsat的工作很了不起。” 他相信Inmarsat把自己的計算運行了多次,因為這樣的信息只能在百分之百確定下才能發布。 Inmarsat高級副總裁麥克洛克林解釋,公司運用多普勒效應(Doppler effect)理論,分析了馬航MH370客機向衛星發出的信號,推斷出飛機墜入南印度洋。 他接受美國有線電視(CNN)訪問說,馬航客機連續數小時朝印度洋偏遠海域飛行,期間基本維持同一高度。 本月8日,馬航MH370客機通信設備停止運作后,Inmarsat的衛星仍舊與客機保持聯系。這是因為衛星數據鏈接無法人為終止。 麥克洛克林解釋,客機會自動向衛星發送信號,進行所謂的聲脈沖(ping)。這套模擬系統涉及大量有關無線電波及光速傳播的數據分析。 但聲脈沖信號只讓Inmarsat計算出客機與衛星的距離,無法指認飛機的確切位置。 他說,印度洋上的衛星是上世紀90年代的衛星,不備有全球定位系統(GPS),只能提供“大概的飛行方向,準確度達100英里左右”。“我們只能說,飛機大概是在這個區域,但無法把可能所在位置范圍縮小到最后幾英尺或幾英寸。” 他指出,該公司后來對衛星與客機每次進行聲脈沖間隔的傳輸延遲加以分析。“我們按照多普勒效應,也就是因衛星軌道運行所產生的頻率變化,進行分析。“這讓我們推算出,飛機在印度洋北部和南部可能采取的飛行航道。這是嶄新的推算方式,是我們工程師設計出來的。” 麥克洛克林說:“我們不清楚燃油什么時候用盡,也不知道飛機此時是否極速下跌,甚至不知道飛機最后航行有沒有減速,也不知道他們是否隨后改變了方向。所以我們假設飛機以自動巡航速度飛行,大概350節。” “我們還根據航班的燃料和航程數據,來篩選所掌握的一系列電子信號信息。馬航飛機并沒有被強制要求發出位置信號,所以我們是‘推斷’出它的位置。這是以前從來沒有做過的。” 另一方面,多名新加坡專家也對MH370客機失事提出種種疑問。 新加坡專家:不能肯定 客機是否快速墜海 新加坡管理大學戰略理學系助理教授范平正博士認為,現階段當局掌握的聲脈沖數據不能肯定客機是快速墜落,還是降落海面后再沉入大海。 “不過就算是降落海面,客機也會在數小時內沉入大海。” MH370客機在本月8日清晨一度上升至45000英尺的高度,超過了波音777型客機的高度極限。 有許多人揣測,這可能會降低機內氣壓,導致乘客“不醒人事”,因此客機最后在澳大利亞珀斯西部的南印度洋海域墜毀時,乘客與機組人員可能早已昏迷。 新加坡機師協會會長莫顯銓表示,客機上升至45000英尺高度,并不代表機內氣壓會降低,供氣系統相信會繼續保持機內氣壓。 他說:“除非有人故意關掉機內的供氣系統,那乘客會在幾秒內失去知覺。” 本地太空科技公司IN.Genius總裁林盛則指出,客機墜海事件發生后,機上的緊急定位傳送器(Emergency Locator Transmitter,簡稱ELT)理應發出信號,而ELT訊號是飛機墜海事件中極其重要的線索,鎖定ELT信號將有助找到客機墜毀的確切地點。 |
相關閱讀:
- [03-26] 英公司:馬航客機墜海是多方專家分析后共同結論
- [03-26] 英公司:馬航客機墜海是多方專家分析后共同結論
- [03-26] 英公司:馬航客機墜海是多方專家分析后共同結論
- [03-26] 英公司:馬航客機墜海是多方專家分析后共同結論
- [03-26] 英公司:馬航客機墜海是多方專家分析后共同結論
- [03-26] 英公司:馬航客機墜海是多方專家分析后共同結論
- [03-26] 英公司:馬航客機墜海是多方專家分析后共同結論
- [03-26] 英公司:馬航客機墜海是多方專家分析后共同結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