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其中依然可以引入其它主體的加入。其中包括澳大利亞、美國、中國和英國等。 分析認為,由于任何被打撈的殘骸都將被帶回澳大利亞珀斯,因此澳大利亞將在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由于客機是由總部位于美國的波音公司制造,客機發動機由總部位于英國的羅羅公司生產,因此美國國家交通安全局和英國空難調查局都可能參與調查。 報道中以1997年新加坡勝安航空公司、1999年埃及航空公司墜機事故以及1977年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和泛美航空公司撞擊事件為例進行說明稱,盡管目前參與調查的國家尚未確定,但在復雜的墜機事件中,多方的加入可能讓事件變得復雜已有先例,而利益沖突更可能導致結論模糊。 1997年新加坡勝安航空公司在印尼墜毀,但美國國家交通安全局最后裁定這一事件系飛行員自殺。新加坡當局并未直接參與墜機調查,但該國對自殺指控進行調查的警察則堅稱這一結論沒有依據。在這一事件中機上104人遇難。 報道還提到1999年的埃及航空公司的墜機事件。在這一事件中,美國國家交通安全局認為,副機長趁機長休息的期間故意造成墜機。此次事件中,機上217人全部遇難。但埃及當局拒絕承認這一結論。 甚至在1977年在加那利群島發生的荷蘭皇家航空和泛美航空公司兩架波音747的撞機事故中,美國和西班牙的調查員得出的結論與荷蘭當局的結論也不一樣。在這一事故中,有583人遇難,這是迄今為止民航史上最大的災難。 來自美國的航空顧問羅伯特·曼 (Robert Mann)認為,關于MH370的事故調查將不可避免的牽扯到多個國家和多個機構。 而經常被用來與馬航MH370作比的法航447航班,此前曾花費調查人員兩年時間才找回黑匣子。最終事故被裁定為是機械故障和駕駛員的失誤所致。 負責法航447事故調查的特羅德克(Jean-Paul Troadec)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表示,MH370的情況更具挑戰性。(完) |
相關閱讀:
- [03-27] 分析:管轄權糾葛等或致失聯航班調查結論模糊
- [03-27] 分析:管轄權糾葛等或致失聯航班調查結論模糊
- [03-27] 分析:管轄權糾葛等或致失聯航班調查結論模糊
- [03-27] 分析:管轄權糾葛等或致失聯航班調查結論模糊
- [03-27] 分析:管轄權糾葛等或致失聯航班調查結論模糊
- [03-27] 分析:管轄權糾葛等或致失聯航班調查結論模糊
- [03-27] 分析:管轄權糾葛等或致失聯航班調查結論模糊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