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單身女性人工授精當上媽媽引發熱議 近日,南京一位33歲的單身女性諾沁,因為很想有自己的小孩,但又不想勉強找個人嫁了,于是做了一件在外人看來很瘋狂的事:她通過人工授精的方式當上了媽媽,目前已經懷孕6個多月。 諾沁的這件事被媒體報道后引來很多人的關注,昨天她在電話里對本報記者說:“我真的不提倡大家都這么做,我必須聲明,這不是兒戲的事情,我只能說,我是一個單獨的案例。” “找個湊合的人結婚生子,然后婚姻破裂,這樣對孩子就是負責嗎?” 記者:你身邊和你情況比較類似的女性朋友,在知道你的事情后,她們對婚姻、對家庭的想法有變化嗎? 諾沁:有改變。報道出來后,從昨天到今天,我都在看網上的評論,我不介意罵我的話,但有些人的想法我覺得有些扭曲,覺得女人如果都這么做了,婚姻就更難了。我希望大家明白,找個湊合的人結婚生子,然后婚姻破裂,這樣對孩子就是負責嗎?可能很多人認為這是瘋狂的事,但在我,這是經過冷靜思考后作出的決定。 網上也有支持我的人,現在社會上這個群體的人太多了,也有一些人渴望做我這樣的事情,但我不提倡大家都這么做,這不是兒戲的事情,如果跟風去做,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我是一個單獨的案例,我有支持我的父母和朋友,也有讓我沒有后顧之憂的經濟基礎,才去做了這件事。 記者:當時怎么下定決心要孩子,而且是以人工授精這種方式? 諾沁:最初是感情上受傷了,我被男人甩了,被騙了一大筆錢,被家人認為是瘋子,那段時間很艱難,我問自己,我要這么樣活著嗎? 我很喜歡小孩,身邊很多人都生小孩了,但和一個你根本不喜歡的人去做這件事,很勉強,而且我今年33歲了,再過2年,如果我還是不能有婚姻,可能就很難有小孩了,我突然擔心老無所依,因此我就想為什么不自己生一個。 “我說我有孩子了, 我爸直接上來就是一個巴掌” 記者:父母是什么時候知道的呢?他們的態度怎樣? 諾沁:他們之前一直不知道。在建了小卡之后,我告訴他們,我辭職了,他們就很驚愕,覺得我都30多歲了,為什么突然辭職,我就說原因是我有孩子了,我媽就直接倒床上了。她問我怎么回事?我就說,你要相信科學。我爸直接上來就是一個巴掌,也許他們覺得,一個在他們眼里出去就可能會被人騙的人,怎么能做成這件事情? 記者:他們的態度轉變了嗎? 諾沁:我覺得人與人之間一定要懂得溝通。爸爸是當家人,他的想法比較傳統,我就先從媽媽這里突破,告訴她我的想法是什么,現在面臨最大的困難是什么,我還和他們開玩笑,以后孫兒跟我姓,多好。后來,我掏錢讓他們去歐洲玩了一趟,讓他們去散散心,順便幫我帶點奶粉回來,也考驗一下我有沒有帶好一個小孩的能力。他們去了15天,回來發現我的生活井然有序,他們的態度在這段時間也發生了劇烈的改變。我想想覺得很感動,他們在國外語言不通,拿著我寫的單子,一家一家的藥店、超市去問,最終把我要的東西都買回來,現在還在樓頂自己種菜, 每天換著花樣燒不同的菜給我吃。 “我會告訴孩子,爸爸是個很出色的人,但性格跟媽媽不合適,去國外了” 記者:現在孩子馬上就要出生了,對未來有什么計劃嗎? 諾沁:目前的狀態,我還需要父母的經濟支持,等小孩大點,我就去找份工作,自己獨立撫養孩子,我不希望父母太操勞。 記者:有沒有想過,以后怎么告訴寶寶爸爸去哪兒了? 諾沁:我會告訴他,爸爸是個很出色的人,但是性格跟媽媽不合適,就去國外了,我希望孩子在小的時候還是有期望,等長大了再慢慢接受這個事實。我看到有網友評論,說可能會對寶寶的成長有影響,我覺得第一,你要相信社會的教育也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第二,我覺得家庭的環境更為重要,我有信心去做好引導,給他一個有愛的家。 記者:那你現在還會相信愛情、相信婚姻嗎? 諾沁:我還是很相信婚姻、很期待緣分的,但是不知道能否遇到。我談過兩次戀愛,結果都不好。但我建議和我一樣的單身大齡女性先檢討自己的問題,為什么一個經濟可以獨立的女性,到現在還沒有結婚,然后再檢討別人的問題。我不想單著,也不希望大家單著。 專家: 這種個案不會大量發生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昨天對本報記者表示,這只是一個個案,遠遠還沒有達到挑戰傳統婚姻觀、挑戰傳統倫理的地步,所以沒必要把這個個案放大,這種案例也不會大量發生。顧駿并不認為這樣的家庭環境會對小孩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現在社會上已經有很多的單親媽媽,他們不也撫養出了很優秀的孩子嗎?她們甚至比那些當著小孩吵架的夫妻、對孩子使用暴力的媽媽要好很多”。(記者周裕嫵) |
相關閱讀:
- [ 03-27]33歲單身女子人工授精當媽媽 為保胎辭掉工作
- [ 03-27]剩女不愿隨便嫁人工授精當媽 男人靠邊站
- [ 03-26]單身女子怕老無所依人工授精當上媽媽
- [ 07-01]英國政府支持“一父兩母”人工授精技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