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搬離北京嗎?專家認為京津冀“雙核”效應阻礙人口疏解
2014-03-28 19:2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藍曉梅 |
分享到:
|
新華網記者 姜春媛 底東娜 河北省26日和27日接連出臺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給日漸升溫的京津冀一體化話題又增添了不少熱度。 隨著北京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資源環境超載嚴重,交通擁堵頑疾難除……北京人口規模如何控制已經成為從中央到地方再到老百姓都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能夠帶動北京人口疏解嗎?如何通過完善公共服務和城市功能,增強中小城市對產業和人口的吸納力,縮小城市差距呢?28日,新華網記者采訪了這一領域相關專家學者,希望為這一問題找到答案。 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每天上下班來回快4個小時,早上天沒亮就得起,晚上回家就剩下睡覺了,連話都不想說,每天一出門面對的就是擁堵的交通?!奔易”本┐笈d,在北四環上班的于鹿說起每天的漫漫上班路就一臉疲憊。在她想來,如果保定也有差不多的就業機會,倒是愿意“拖家帶口”回保定,房價還低。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京津冀協同發展課題組指出,目前北京人口規模相對于城市現有資源環境已經嚴重超載。而這種人口激增的趨勢仍在繼續,只要北京首都優勢、發展機會多、社會福利高等優勢繼續存在,大量人口就會從全國或世界向北京涌來,如果對人口不加以有效的疏解和控制,終將導致北京整座城市不堪重負,陷于癱瘓。顯然,依靠簡單的戶籍管控等行政手段已無法阻止、也不應阻止外省市人口對北京優良資源的追求。兩難之下,北京人口疏解迫在眉睫。 “站在國家戰略層面,并從京津冀區域更大的范圍內,去探索北京人口的有機疏解和控制,將北京人口控制的‘兩難’,變成人口疏解與區域協同發展的‘雙利’,這是我們當前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闭n題組認為。 26日出臺的《河北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指出,河北將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以建設京津冀城市群為載體,充分發揮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區生態建設的服務作用,強化石家莊、唐山在京津冀區域中的兩翼輻射帶動功能,增強區域中心城市及新興中心城市多點支撐作用。 課題組認為,北京擁有全國最多的教育、醫療、旅游、會展資源和各類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可以選擇把北京的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如一些滿足全國市場需求的科技、教育、醫療、會展等功能和勞動密集型服務業疏解到有承接條件的城市和地區。在疏解產業和城市功能的過程中帶動人口的疏解。 你愿意搬離北京嗎? 從交通、生活成本、居住成本來講,保定去生活確實比北京舒服得多,但問題又來了:于鹿的孩子馬上上幼兒園了,現階段正在接受各種“早教”。這位年輕的媽媽擔心的是,如果到了保定,教育醫療水平能和北京比嗎?“現在可能差別還不大,但上了小學呢?高中呢?那差別就大了去了?!毕氲竭@,于鹿又開始遲疑了。 京津冀區域內中小城市實力不強,吸納產業和人口的能力太弱,影響了北京人口向周邊疏解。課題組認為,京津冀城鎮體系格局呈現明顯的“中心-外圍”特征,從京津冀城市人口的分布來看,京津2個超大城市聚集了60.82%的常住人口,而24個小城市只吸納了常住人口的1.49%,反映了眾多小城市實力不強,對人口的吸納能力太弱。京津“雙核”極化效應明顯,區域內不平衡性仍在加劇。這種城市“大的過大,小的過小”的不合理格局,導致中小城市難以借助承接中心城市產業和人口實現快速發展,也造成了像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難以通過產業和人口的疏解來解決“大城市病”。 課題組負責人表示,京津冀區域內產業落差大,發展水平和公共服務差距大,難以順利實現功能對接。大都市周邊的新城建設因城市功能不健全,配套不完善,對中心城區人口疏解的作用不明顯。 近年來,從北京新城建設的成效來看,新城在疏解中心城區產業、人口及功能方面的作用尚不明顯,分析原因與其城市功能不健全,公共服務配套不完善,影響了它們在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等方面作用的發揮。因此,探索如何通過完善公共服務和城市功能,增強中小城市對產業和人口的吸納力,進一步縮小城市間的發展差距,是促進北京人口疏解的重要途徑。 |
相關閱讀:
- [ 03-28]京津冀協同不必炒作某一城市
- [ 03-28]京津冀協同發展環境治理要先行
- [ 03-27]發改委官員:京津冀一體化須防再造“特大城市”
- [ 03-27]氣象臺繼續發布霾黃色預警 京津冀局地有重度霾
- [ 03-27]京津冀昨嚴重污染 京城明天開始好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