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發表署名文章
2014-03-28 20:0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李艷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 3月28日,在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發表題為《中德攜手合作造福中歐和世界》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中德攜手合作造福中歐和世界 ——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的署名文章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 我很高興在萬物復蘇的早春時節再次來到德國。 5年前,我曾經訪問德國。那時,歐洲正處于國際金融危機陰霾之下,歐債問題初露端倪,唱衰歐洲之聲甚囂塵上。中國毫不遲疑選擇同德國和歐洲加強合作,共克時艱,始終對歐元保持信心,一如既往堅定支持歐洲一體化。 5年后的今天,歐債問題趨于緩解,歐元依然堅挺,歐洲一體化進程取得了新進展。德國作為歐洲經濟的“發動機”和“穩定錨”,正在引領歐洲加快復蘇步伐。這些不僅證明了我們當初判斷的正確性,更印證了兩國互信之深和合作基礎之牢。 中德合作有著深厚而堅實的基礎,這是因為: ——中德合作是兩大文明的交流對話。中國和德國分處亞歐大陸兩端,是東西方兩大文明杰出代表。兩國數不盡的先賢哲人、深邃的思想哲理、豐富的文學藝術,是雙方互學互鑒、交流合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中德合作是兩個偉大民族的相互學習。盡管中德歷史傳統和發展軌跡不盡相同,但兩個民族擁有很多共同的優良品質,比如勤懇耐勞、謙虛認真、踏實苦干、勇于創新。這為兩國人民相互理解、相親相敬、取長補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中德合作是兩個經濟奇跡創造者的攜手并進。作為全球兩大貿易國和兩大經濟體,中德兩國發展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無論從產業發展水平、市場規模,還是從需求格局看,中德經濟互補性十分突出,合作空間極其廣闊。 近年來,中德合作一直領跑中歐合作。每天往返于中國和歐盟之間的15億美元商品中,近三分之一屬于中德。每周,70多個航班連接著兩國10多個城市。中歐之間已經開通的3條聯運班列中,有2條通往德國的杜伊斯堡和漢堡。每年有超過100萬游客來往于中德之間。兩國不僅已經成為對方國家在各自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更成為企業投資興業的最重要目的地。迄今有8200多家德國企業在華安家落戶,超過2000家中國企業在德國站穩腳跟。政府磋商、戰略對話、法治國家對話等兩國政府的60多個對話、合作機制運行順暢,為中德關系不斷取得新進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維護世界和平、地區安全,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推動可持續發展等重大國際問題上,兩國也日益緊密地開展溝通和合作。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呼之欲出,世界各國爭相調整、適應,抓緊實施必要改革。中國決心順應時代潮流,全面深化改革,抓住實現國家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機遇。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提出了改革路線圖和時間表,涉及15個領域、330多項較大的改革舉措。其中,重點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我們將深化各方面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相關閱讀:
- [ 03-28]習近平抵達柏林開始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
- [ 03-28]習近平在法國講話提佩蘭:球迷寄予期待 祝他好運
- [ 03-28]習近平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發表署名文章
- [ 03-28]旅法華僑華人熱議習近平訪法:大國領袖平易近人
- [ 03-28]習近平同法國總統奧朗德再次會談
- [ 03-28]習近平會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
- [ 03-28]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
- [ 03-28]龍巖市委常委會學習貫徹習近平在蘭考縣調研指導時重要講話精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