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習近平訪德促雙邊關系飛躍
2014-03-30 08:32? ?來源:新華國際 責任編輯:劉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經貿合作成習默會焦點 據《參考消息》30日報道,【德新社柏林3月28日電】中國國家主席8年來首次訪問德國,見證了農業、能源和汽車制造等領域多項協議的簽署,兩國領導人還同意深化雙邊關系。 德國總統約阿希姆·高克以隆重的軍事禮儀接待了習近平主席和第一夫人彭麗媛,習近平后來還與總理默克爾舉行了會談。 雙方簽署了農業和能源領域的幾項協議以及德國汽車制造商戴姆勒與其中國合作企業北汽之間價值10億歐元的協議。 德國是歐盟中中國最大的貿易和技術伙伴,據統計,德國有大約100萬個就業崗位依靠對中國的出口。 【美聯社柏林3月28日電】習近平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晤時,商業關系是中心議題。中國和德國是世界兩大主要出口國,兩國間去年的雙邊貿易額達上千億歐元——這使中國排在美國之前,成為德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 默克爾說,德國將推動中國與歐盟快速達成一項投資協議,“這可能成為未來自貿協議得前身”。 【俄塔社柏林3月28日電】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后表示,德中打算進一步深化雙邊合作。 默克爾說,兩國“將深化新領域的伙伴關系”,比如在工業、能源和科研等領域推廣數字技術。她還提議把2015年定為德中“創新合作年”,邀請中國以嘉賓國身份參加2015年德國汊諾威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CeBIT)。 德中實業界代表28日在農業、能源等領域簽署了一系列雙邊經濟協議。德國聯邦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商定在法蘭克福設立繼倫敦之后的人民幣結算中心。西門子公司與華能國際電力公司和上海電氣公司簽署了在生產燃氣渦輪、建設汽輪機發電站、風力發電領域進行長期合作的意向書。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3月28日文章】德國經濟界在中國首先尋求的是新市場,政界則想要中國承擔更多國際責任,例如在氣候保護方面,在與朝鮮、敘利亞、伊朗還有俄羅斯這樣行為不定的國家打交道方面。但北京又想從我們這兒得到什么呢?這里是最重要的幾點: 1.技術。中國首先對德國“技術”感興趣。中國看重德國的工程技術,而作為回報向德國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2.高價值資本貨物。中國要想讓產品更優秀,就更有必要用好的機器設備來生產它們。中國本身是世界最大的機械設備制造國,但就質量而言,仍無法與德國相提并論。因此,中國從德國進口的專業設備越來越多。 3.大牌消費品。中國也是德國汽車工業最重要的市場。大眾汽車公司每售出4輛汽車就有一輛是在中國。中國人愿意為德國質量、德國技術、特別是德國的品牌形象花大錢。 4.更干凈的環境。高昂的環境成本在中國毀掉的GDP相當于比利時或阿根廷全國的GDP。同時,中國人對臟亂環境也越來越不滿。為此,中國需要德國的經驗和技術。大批成功的環保企業落戶在德國。 5.尊重。“友誼建立在尊重、信任、包容基礎上,國家交往亦是如此?!绷暯皆诎l表于《法蘭克福匯報》上的文章中如是說。 |
相關閱讀:
- [ 03-30]習近平會見德國北威州州長克拉夫特
- [ 03-30]習近平會見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能源部長加布里爾
- [ 03-30]習近平看望足球少年:希望你們成為國際球星
- [ 03-30]習近平看望在德國訓練的中國少年足球運動員
- [ 03-30]“大白話”開頭增加親切感 習近平4篇署名文章說了啥?
- [ 03-30]習近平同默克爾舉行會談: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 [ 03-30]習近平會見德國北威州州長:雙方要密切人文交流
- [ 03-30]習近平會見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能源部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