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菲律賓得意忘形 必自取其辱
2014-03-31 06:57? 蘇曉暉?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0)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3月9日,菲律賓兩艘裝載著施工材料的船只靠近仁愛礁,被中國海警驅離。20天后,菲律賓又派出補給船,船上還載有十余位媒體記者。菲船只在強行突破中國海警執法行動后,向坐灘軍艦提供了食物和淡水。 此次補給行動的“成功”讓菲律賓異常得意。媒體報道,在補給船擺脫中國海警船封鎖駛入淺灘后,菲水兵和船員熱烈鼓掌并擊掌相慶。同時,菲認為此次攜媒體記者同行真乃一招好棋,既能“充分揭露”中國在爭議海域“倚強凌弱”行為,又可營造不利于中國的輿論氛圍,配合其一直極力推進的國際仲裁。 菲律賓更看重的是,美國在為其搖旗吶喊、鼎力支持。上次接近仁愛礁失敗后,美國非但不指責菲再生事端,反而為其“出頭”。美國務院發言人聲稱,中國海警船驅離靠近仁愛礁的菲律賓船只屬于挑釁行為,引發緊張局勢。美國甚至顛倒黑白,稱菲故意在仁愛礁坐灘的軍艦是“自1999年起即保持的存在”,中國不應干涉相關聲索國維持現狀的努力。而此次補給行動有美聯社記者隨船前往,記者們還發現,一架有美國海軍標記的飛機當時在受困菲方船只上方飛行。 菲律賓高興得太早。兩次菲律賓船只靠近仁愛礁的性質并不完全一樣,3月上旬那次運送了施工材料,目的明顯是為了加固該國坐灘的軍艦,而此次運送的是大米、罐頭和淡水。中國完全有能力攔截菲船只。美國媒體也提到,中國海警船比菲補給船體形大。但中國知道,如果強行攔截,難免會發生危險,甚至導致人員傷亡。加之此次菲補給船上又搭載了媒體人員,中國采取的執法行動審慎而克制。 |
相關閱讀:
- [ 03-28]人民日報:向污染宣戰要打好三大戰役
- [ 03-28]人民日報三問食品添加劑:在標準內使用無礙健康
- [ 03-27]人民日報:實事求是處理兩岸協議執行中衍生問題
- [ 03-27]人民日報評論員:充分發揮領導干部帶頭作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