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攤販 裸露施工遠大一路兩側,市政工程開挖的一個個大坑沒有進行圍擋,碎石、黃土、彩條布散落一地,過往市民避之不及。 垃圾成災高橋大市場內,大量的垃圾雜亂無章地堆放,商戶搬遷時留下的垃圾丟棄在市場內無人問津,觸目驚心。均為周柏平攝 昨日上午,大雨突至。 9時30分,一臺民用牌照面包車從省委駛出,悄然穿進雨幕,隱入熙熙攘攘的車流。里面坐著的是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易煉紅。 此行只有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陳獻春等少數幾名同志參加,大家誰也不知道目的地。 上路后,易煉紅請駕駛員直接拐進附近背街小巷去看看。“我們今天不設行程、不打招呼,對市容環境、交通秩序等整治情況做一次暗訪。” 幾分鐘后,車子進入湘湖路。這是一條單向兩車道的小路,不少違章停靠的小車占去兩旁車道,商鋪林立更顯逼仄扎眼。易煉紅當即提出下車查看。 “市民對這種人流密集地段違停的不文明行為反映很強烈,交警部門要抓緊拿出解決方案。”實地查看后,易煉紅要求,一方面,要嚴格依法依規對違停車輛進行處罰。另一方面,要堅持疏堵結合,比如,劃定更多規范停車位,錯峰開放小區、學校等公共停車場等。 聽到說話聲,路邊一家供暖設備銷售店的老板施衛華走了出來,易煉紅上前跟他聊了起來。 “長沙正在建設‘清潔城市’,門前三包的各項要求,街道、社區跟大伙兒說了嗎?” 施衛華點頭說:“最近,我們店里員工分了工,已經開始輪流打掃責任區衛生。” “您這門口可還不達標啊。”易煉紅指著地上的幾處檳榔渣、煙蒂,請施衛華一定多上心,愛護環境衛生是每個市民的責任。 沿著馬路向前,問題漸漸多起來。 幾家早餐店不僅把廚具擺到了馬路上,旮旯里的垃圾更是堆成了小山;一家手機銷售鋪更換了招牌,拆下的舊件仍在路上;一家夜宵店前天晚上占道擺攤的桌凳仍擺在店外,遍地油污無人清理,大量垃圾堆在路邊…… 易煉紅把一個個經營者請出店門,不少人羞愧難當,當即拿起掃帚開始清掃。對于一些仍心存漠然、態度蠻橫的,易煉紅給予了嚴厲批評,并再次講明“門前三包”的各項要求和規定,對違者一律嚴管重罰。 劉娭毑剛從菜市場出來,迎面碰上了易煉紅,她拉著市委書記說起了一件令附近老人耿耿于懷的事情——這條路上的石板壞了幾塊,一直沒有修復,好幾位老人都摔了跤。 易煉紅當即要求撥打芙蓉區主要負責人的電話,責令區、街道、社區負責人立即趕到現場,對存在的各類問題馬上整改。 車子繼續上路。在火車站附近的遠大一路兩側,市政工程開挖的一個個大坑沒有進行圍擋,碎石、黃土、彩條布散落一地,過往市民避之不及。易煉紅電話通知市政部門立即著手在全市整治“裸露施工”的問題。在雨花區茶園坡路鑫天佳園小區門口有一個馬路菜市場,車輛出行受阻、污水遍地。易煉紅要求,盡快取締這個市場,并拿出規范引導小攤販正常經營的方案,確保市民購物便捷。 上午11時許,易煉紅提出去雨花區高橋大市場內看一看。 市場部分地方正在進行提質改造,建筑垃圾雜亂無章地堆放,商戶搬遷時留下的垃圾丟棄在市場內無人問津,觸目驚心。 “對這種典型的人浮于事、作風渙散行為,必須問責!”易煉紅痛斥當地有關部門和市場管理方的嚴重失職。他說,通過前段“清潔城市”建設,長沙的主干道及周邊環境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但這只是一座城市的“面子”,而背街小巷是“里子”,更多的市民是生活居住在背街小巷,只有做到“面子”、“里子”表里如一,才對得起群眾對我們的信任和期待。 雨越下越大,暗訪中暴露出的各類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也越來越清晰。 易煉紅要求,市委組織部會同市紀委、市監察局立即啟動“有錯無為”、“不在狀態”的問責機制,對這次暗訪發現的,芙蓉區、雨花區及相關街道、社區、單位工作落實不到位、門前三包責任制不到位、監管檢查執法不到位的問題,立即追查責任人,實施嚴肅問責。他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是空喊口號,實行史上最嚴格、最精細、最到位的城市管理是群眾之所盼,長沙的黨員干部必須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不放“空炮”,不開“空頭支票”,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行動和真真切切的成果。 暗訪結束后,當天下午,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立即召開會議,向各區縣通報有關暗訪情況,并在全市范圍內部署開展深入督查,發揮督查系統牽頭抓總作用,進一步整合督查力量,構建統籌聯動、分級負責、齊抓共管的立體督查體系,形成常態、確保長效,務求兌現市委、市政府對全市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 |
相關閱讀:
- [ 03-29]武漢副市長暗訪創衛無一達標 撂狠話整改不好換人
- [ 03-26]記者暗訪傳銷窩點:剛進村就看見傳銷“崗哨”
- [ 03-25]廈門第一季度文明測評開始 將加大隨機暗訪力度
- [ 03-25]臺灣一美容店進出客人都是男性 警察暗訪查獲性交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