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安倍“安妮之家”發“和平之聲”絕非真心
2014-03-31 11: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黃曉夏 |
分享到:
|
中新網3月31日電 3月23日,在荷蘭參加核安全峰會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了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安妮之家”博物館。“安妮之家”是二戰期間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一家躲避納粹迫害的藏身之處,安妮在那里住了兩年多并寫下著名的《安妮日記》。日本《新華僑報》近期文章指,安倍在“安妮之家”發出的“和平之聲”絕非出于真心。畢竟,中國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或德國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才是日本政客們需要真心反省、懺悔直至銘記在心的地方。 文章摘編如下: 安倍這次拜訪“安妮之家”當然不是即興游玩。在他前往荷蘭之前,這事兒就已經安排好了。背后因素是今年年初發生在東京多家公立圖書館館藏的《安妮日記》及相關書籍被毀事件。初步統計,該事件中受損范圍涉及東京都杉并區、練馬區、東久留米市等至少5區2市總計36家圖書館,受損圖書數量達到288冊。 發生在日本國內的《安妮日記》被毀事件,讓世界為之驚詫。二戰雖然已過半個多世紀,但仍然是人們心中永遠的痛。特別是猶太人大屠殺事件,因其過于敏感而成為一道紅線不容踐踏。此次毀書事件可謂冒天下之大不韙,觸犯眾怒。日本的國際形象大受損傷。 因此,盡管此次核安全峰會和七國集團(G7)峰會會務安排緊密,但安倍百忙之中還是去了“安妮之家”。為了體現誠意,安倍在參觀中特別表示:“我們會謙虛地面對歷史事實,并將其告訴后代,從而實現世界和平”。安倍希望通過這一舉動向世人展現出一幅尊重歷史、熱愛和平的面孔。 不過,安倍專程跑去見“安妮”,這能如其所愿嗎?只怕未必。 首先,安倍一次“獻愛”之旅,難以消除國際上對日本社會整體“向右轉”的擔憂。此次日本國內發生《安妮日記》被毀事件絕不是孤立的偶發事件。其覆蓋范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足以令人懷疑其背后有黑手策劃、操縱。再聯想到近期日本國內發生的多起右翼鬧事事件,如右翼團體“在特會”(全稱“不允許享有在日特權的市民會”)不斷舉行排外游行,以及在日本足球J聯盟比賽場地竟然掛出寫有“日本人以外不得入內”的橫幅標語,就連日本國家電視臺NHK也多次發出試圖為歷史翻案的聲音。 這說明根深蒂固的日本右翼勢力不僅已經死灰復燃,而且正在形成星星之火。日本右翼勢力不再滿足于暗流涌動,而是正試圖通過社會高層吶喊發聲。可以預見,今后會有更離奇、更無恥的右翼勢力活動繼續發生。 其次,安倍一次“獻愛”之旅,難以改變國際社會對日本政府“右傾化”的認識。安倍政府上臺后,就迫不及待地試圖修改“和平憲法”,顛覆戰后國際秩序。從悍然背棄諾言、公然參拜“靖國神社”到暗中慫恿右翼政黨、議員對承認慰安婦問題的“河野談話”進行調查,從加緊組織討論解禁集體自衛權到廢棄堅守40多年的“武器出口三原則”,安倍政府做出的這些舉動中,沒有一件是維護了世界和平,反而是給東亞乃至世界增添了不穩定確定的因素。 安倍及其政府對待侵略歷史向來缺乏懺悔反省之心,這已經是世人皆知。安倍是否真會“謙虛地面對歷史事實,努力實現世界和平”,國際社會早有定論。無論安倍在國際場合進行何種表演和走秀,都已經無法遮掩其右翼本色,也無法欺騙國際輿論。 2013年9月,安倍參加聯合國大會期間跑到紐約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發表演講。其間他曾表示“如果大家想把我叫做右翼軍國主義者,那就請便吧。”其實,這才是安倍內心的真話。而他在“安妮之家”發出的“和平之聲”絕非出于真心。因為,安倍如果真像自己所說的那樣“謙虛地面對歷史事實”,就應該到中國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或德國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去懺悔。畢竟,那里才是日本政客們需要真心反省、懺悔直至銘記在心的地方。(蔣豐) |
相關閱讀:
- [ 03-31]安倍謀求有限集體自衛權:原則上不派往外國領土
- [ 03-28]外交部回應安倍有關中方試圖改變東海南海現狀言論
- [ 03-28]韓國原慰安婦援助機構欲邀安倍夫人赴韓參觀
- [ 03-28]外交部就搜尋馬航失聯客機、安倍抹黑中國言論等答問
- [ 03-28]安倍G7會議鼓吹“中國威脅論” 聲稱獲他國理解
- [ 03-28]日韓關系難轉暖 樸槿惠敦促安倍在歷史問題上學習德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