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等電視節目的熱播,一些詐騙團伙也趁機假冒節目組通過手機群發中獎信息誘騙他人上當。以犯罪嫌疑人王亮(化名)為首的9人詐騙團伙就是利用這種方式,成功騙取17名事主共計30余萬元,事主中不乏中科院女博士等高素質者。日前大興法院開庭審理此案。 群發短信誘人上當 “恭喜!您的手機號碼被湖南衛視《我是歌手》欄目組抽取為場外二等幸運觀眾。您將獲得夢想基金80000元與蘋果筆記本電腦一臺,活動【今日截止】詳情請用電腦登錄活動網頁查詢領取。請牢記您的驗證碼【6988】”。2013年3月20日早,某汽車修理廠廠長張兵(化名)收到這樣一條中獎短信,隨后他用電腦登錄短信上的網址,輸入自己的手機號和驗證碼后發現網頁最右側有一個獲獎名單,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手機號,于是信以為真。 張兵用手機撥打網上所示“400”開頭的中獎咨詢電話,一個外地口音的男子接聽,他告訴張兵要領取獎金需先交4000元保證金,張兵趕緊從網站上抄下一個農行賬戶,到附近的ATM機上匯去4000元。匯完錢后,張兵再次致電對方,對方表示已收到4000元錢,但還要交納16000元的所得稅。張兵將錢籌齊后又匯了過去,但再給對方打電話,只剩下一個永恒的語音——“謝謝,再見”。直到此時張兵才發現自己被騙并報警。 據了解,該案中,與張兵一樣受騙的17名受害者中年紀最小的20歲,最大的58歲,以25歲以內的年輕人居多,且被害人的整體素質較高, 女博士、團級干部、大學生等紛紛中招,其中一人甚至被騙9萬多元,被騙數額明顯超過騙子承諾的中獎價值。 中獎詐騙“五部曲”曝光 究竟是怎樣的騙術,讓如此多的高學歷、高素質者落入陷阱呢?據嫌疑人王亮供述,他所在的團伙幾個人均來自海南,都是親戚或朋友關系,詐騙時也是分工明確、相互配合。 第一步:準備好用于作案的銀行卡和電話號碼。有一組犯罪分子專門負責購買銀行卡。除銀行卡外,他們還會在網上購買以400、95013、0731、0571開頭的電話,然后將這些電話號碼和自己的手機綁定。 第二步:制作網站。他們會根據當時熱播的節目選擇相應網頁,然后購買網頁源代碼,購買或租用空間、域名等,再將事先準備好的用于詐騙的銀行卡和電話號碼等信息編寫進去,將網頁制作好上傳至網絡,詐騙的準備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第三步:通過群發商群發詐騙短信。做好網站后,犯罪分子會將網址、電話、銀行卡號等信息提供給短信群發商,群發商會根據他們提供的信息編輯短信,將信息發送出去,每次6萬條,作案期間大概發出200多萬條。 第四步:接聽電話,誘人上當。短信發出去后,王亮等人就坐在家中等待被害人上鉤。他們的詐騙手段就是一步步誘惑受害人,不斷讓他們匯錢。據犯罪嫌疑人楊某稱,誘導過程分三步,先要求被害人匯款4000元中獎保證金;如果匯了,再要求他們繳納1.6萬元或8000元的“個人所得稅”;如果受害人再次匯款,則要求對方繳納2.1萬元公證費。一般到這一步,被害人就不再相信了,但如果對方仍未覺悟,他們還會編出“寬帶費”、“卡號激活費”等名目誘騙被害人繼續匯款。 第五步:專人取款,按比例提成。收到受害人的匯款后,犯罪團伙會安排專人去取款,這些人按照每天取款額度的6%提成作為酬勞,其余的都歸主犯。至此,一場密切配合的詐騙行動就“完美落幕”了。晨報記者 彭小菲 通訊員 劉慧慧 |
相關閱讀:
- [ 03-31]北京:故宮周邊抓獲黑導游詐騙團伙
- [ 03-31]臺灣證券公司女營業員誘騙民眾投資 詐騙9億獲刑
- [ 03-31]女子冒充市領導詐騙16名村干部 稱能爭取專項資金
- [ 03-31]4人冒充市縣領導電話詐騙四川16名村干部 共計20余萬
- [ 03-31]亞裔女子在澳洲被逼賣身 詐騙犯被指濫用簽證漏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