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歐洲之行“一路順風” 多國“傾其所有”
2014-04-01 06:58?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藍曉梅 邱淑群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史無前例的微笑和握手。”《今日俄羅斯》電視臺3月31日報道說,歐盟領導人當天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布魯塞爾接待習近平的熱情重演了幾天前在巴黎的一幕。歐盟領導人此舉是希望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在歐盟與俄關系惡化的背景下,歐洲擔心對俄制裁會影響自己的經濟發展,希望借此進一步拉近與中國的關系。法國《回聲報》稱,與上周奧巴馬訪問時歐盟總部周圍戒備森嚴如臨大敵相比,對習近平來訪的安保措施顯得親民。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分析說,習近平成為首位正式訪問歐盟總部的中國國家元首,凸顯中歐戰略合作關系確立10年之后,歐盟日益重視中國的外交分量。習近平與歐盟領導人舉行了總共近五小時的會晤。習近平在會談時表示,中國對歐洲政策是一貫的,不僅樂于錦上添花,而且雪中送炭。他還表示希望歐方擴大對華高技術貿易。 30日上午抵達比利時布魯塞爾訪問的習近平夫婦,下午就和比利時國王共同主持大熊貓園開園儀式。“習近平將熊貓外交帶到布魯塞爾”。香港《南華早報》3月31日以此為題報道說,兩只名叫“好好”和“星徽”的熊貓于上月租借給比利時,此舉繼承了中國用熊貓在全球促進友好關系的傳統做法。習近平用“熊貓外交”實現破冰,軟化歐盟方面對中歐自貿的反對,也能幫助習近平解決從人權到烏克蘭危機等一系列問題。“德國之聲”以“看歐盟,看熊貓”為題稱,歐盟視中國為戰略合作伙伴,但雙方之間的關系并非一直和諧,尤其是在貿易以及地區熱點問題上存在分歧。 法新社認為,習近平此行旨在在政治和經濟層面發起“魅力攻勢”。法國歐洲新聞電視臺報道稱,習近平此行的最大目的,是說服歐盟和中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和投資協定。此舉阻力很大,但一旦實現價值很高。歐洲是中國目前最大的貿易伙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認為,陪同習近平來訪的包括200多名中國企業界領導人,一些企業與歐洲企業簽下購買飛機、汽車的巨額協議。歐盟則希望說服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中歐首輪投資談判1月舉行,中方推進談判的熱情要大得多。文章援引英國學者切納德的話表示,中國改革目標包括擴大對境外投資開放的領域,外界預計中國2030年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投資者在此進程中會有很多收獲。 不少西方媒體在報道時都提到,習近平此訪是在中國深化政治經濟改革的背景下進行的。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評論稱,改革后市場經濟將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占主導地位,這將為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創造有利條件,而中歐加強經濟合作是一種雙贏。路透社稱,在擔任國家主席后幾個月,中國啟動了近30年來最重要的改革。習近平對推進政治經濟改革的愿望和親民的作風,讓歐盟進一步認為他是“可以打交道的人”。歐盟對中國改革期待很高,在烏克蘭問題上也需中國支持。 “中國也需要歐洲”。《柏林晨郵報》31日以此為題評論稱,歐洲經濟的成敗也會影響中國,而不僅僅是中國的繁榮帶動歐洲。中國不希望其崛起在西方被認為威脅,需要一個強大的歐洲作為合作伙伴。德國《波恩總匯報》31日稱,中國希望歐洲盡早走出歐債危機,這對中國也是一個福音。德國新聞電視臺評論說,中國是世界聲音的傾聽者,同時也希望世界傾聽中國發出的聲音。歐洲也試著理解中國。 韓國《亞洲經濟》3月31日報道說,此次習近平主席歐洲之行,所到之處都受到各國熱烈歡迎。比利時采用最高國賓禮遇,首相迪呂波還親自到機場迎接,菲利普國王則陪同習近平出席所有公開活動。此前在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自己的官邸招待習近平夫婦,這也是她再次擔任總理以來首次在私宅招待外賓。法國為了招待習近平,在凡爾賽宮上演古典歌劇,連8條車道的香榭麗舍大街也一整天封閉。歐洲之所以如此重視習近平此次訪問,很大程度上是希望擴大與中國經貿合作和吸引中國資本投資以解決各國面臨的財政危機。 |
相關閱讀:
- [ 03-31]習近平:中歐經貿合作要從簡單買賣型向復合型過渡
- [ 03-31]習近平會見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
- [ 03-31]習近平會見舒爾茨 同范龍佩會談
- [ 03-31]習近平同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舉行會談
- [ 03-31]習近平會見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
- [ 03-31]國家主席習近平任免駐外大使
- [ 03-31]日妄言習近平提南京大屠殺不具建設性 中方強烈抗議
- [ 03-31]福建交通集團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河南蘭考考察重要講話精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