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所有財政撥款安排“三公”經費都要公開
2014-04-01 07: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二)公開的主要形式 1.財政部門戶網站 積極發揮財政部門戶網站財政信息公開主要平臺作用。健全網站信息采集機制,拓寬采集渠道,增強網站信息發布的前瞻性、針對性、協調性、豐富性,扎實做好重點信息的發布工作。發布各類政策解讀稿件32篇。開通了財政部門戶網站手機版,進一步豐富公開渠道,方便公眾更加便捷地獲取財政信息。網站信息轉載量不斷增加,2013年,財政部門戶網站日均瀏覽量超過150萬次。 2.新聞媒體 2013年,接受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中央主要新聞媒體采訪100多次,接待來訪記者500多人次,接聽媒體電話咨詢5000多人次,編審并發布新聞稿件1000多篇,多次組織新聞發布會、媒體專家吹風會,與網民在線互動訪談,有效促進了社會各界對財政工作的關心、理解和支持。 3.公報年鑒 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文告》、《中國財政年鑒》、《中國會計年鑒》、《中國政府采購年鑒》、《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法規匯編》等各類政府公報、年鑒和匯編書刊,公開各項財政規章制度、公告、通知等信息。 三、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2013年,我部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91件,均按有關法律規定進行辦理,其中不予公開政府信息11件。 本年度財政部沒有向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人收取費用。 2013年,收到以財政部為被申請人的涉及政府信息公開的行政復議申請20件,均依法審理終結。人民法院收到以財政部為被告的涉及政府信息公開的行政訴訟一審案件4件。 四、對中央部門和地方財政信息公開的指導推動情況 (一)指導推動中央部門預決算公開情況 2013年,中央部門預決算公開工作取得新進展。公開時間更加集中。91個部門集中在4月18日公開部門預算(此后4個涉及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的部門也陸續公開了部門預算),98個部門集中在7月18日公開上年度部門決算。公開內容更加豐富。公開的中央部門預決算中增加了政府性基金收入和結轉結余情況等,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結余情況。公開數據更加細化。在2012年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農林水事務、住房保障支出5個重點支出公開到項級科目的基礎上,2013年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個重點支出也公開到項級科目。“三公”經費公開方式更加科學。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和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的公開時間由往年7月份隨部門決算公開,調整為4月份隨部門預算公開(涉及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的部門除外),公開時間提前了3個月。95個中央部門公開了本部門“三公”經費2013年預算總額和分項數額,97個中央部門公開了本部門“三公”經費2012年度決算總額和分項數額。各部門不僅細化說明了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及人數、公務用車購置數及保有量、公務接待有關情況,還對增減變化的原因進行了說明,方便社會各界對財政預決算情況進行監督。 (二)指導推動地方財政信息公開情況 下發《關于推進省以下預決算公開的通知》(財預〔2013〕309號),對省級財政預決算公開的主體、時限、形式及內容等方面作了統一部署和要求,推進了地方預決算公開規范化、常態化。 五、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2013年,財政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還存在中央部門預決算公開有待進一步規范、地方預決算公開有待深化等問題。2014年,財政部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細化中央預決算公開內容,中央本級支出預決算細化到項級科目,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預算細化到具體項目。 (二)強化對中央部門和地方預決算公開工作指導。擴大部門預決算公開范圍,除涉密部門外,中央和地方所有使用財政撥款的部門均應公開本部門預決算。細化部門預決算公開內容,除按項級科目公開外,逐步將部門預決算公開到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研究將部門決算按經濟分類公開。 (三)加大“三公”經費公開力度,細化公開內容,所有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都要公開。 (四)積極推進審批項目信息公開,除涉密項目外,現有審批事項及其設立依據、共同實施審批的部門、審批對象等信息都應公開。 (五)加強財政信息公開解讀和平臺建設。加強對財政部門戶網站信息發布的組織引導,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強化解疑釋惑,積極回應社會關切。開通財政部政務微信,進一步拓寬公開渠道。 |
相關閱讀:
- [ 03-31]財政部:所有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都要公開
- [ 03-28]財政部專家:公務員應先減員再逐步加薪
- [ 03-28]財政部將于4月2日招標280億元7年期附息國債
- [ 03-26]財政部單列70億元支出設立國資運營公司
- [ 03-25]財政部:排污權交易試點3年內推至全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