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韓國互相炮擊意在“示威”
2014-04-01 08:18?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藍曉梅 邱淑群 |
分享到:
|
原標題:朝韓互射意在“示威” 據報道,韓國軍隊聯合參謀本部3月31日表示,朝鮮當天在西部海域實施射擊訓練,部分炮彈落至“北方界線”以南的韓方海域。為此,韓國軍方開炮予以回擊。對此朝鮮方面尚未作出評論。 朝鮮半島北南雙方此類沖突多次發生,從技術層面上說,雙方未能就近海海域界線劃分達成一致,炮彈“越界”的事就很容易發生。 在這次沖突中,雙方都表現了某種克制。朝方提前通知韓方船舶不要進入演習劃設區,顯示了避免造成實質性傷害的態度。韓國則表示,發射炮彈數目應與落入韓國海域的朝鮮炮彈數目相同,顯示了不過度反應的態度。應該說,雙方的行為還是在一種“示威”和“表態”的層面上。 從歷史和戰略層面看,朝鮮半島北南對峙的格局是在二戰后期的雅爾塔會議上就決定了,是美蘇商定的一種勢力范圍劃分,這一劃分由于冷戰的發生而固化。在東亞朝鮮半島周圍,有美蘇(俄)中日四個利益相關大國。歷史證明,任何一方如想運用軍事手段改變這一既有格局,都會招致對立一方的強烈反應,導致地緣政治大災難。 朝鮮半島的南北雙方都屬于一個民族,實現民族統一是雙方的共同愿望。但由于現實的地緣政治格局和北南雙方制度及意識形態上的差異,實現這一目標的難度很大。在以前的歷史中,朝鮮半島的南北雙方也曾走近,提出了自主和平統一、“高麗聯邦”等建設性的政治構想。應該說,一個和平中立的統一朝鮮應有可能為地緣政治相關方所接受。 現在的問題是,朝鮮半島的南北雙方都應確立“自己活、也讓別人活”的理念,摒棄一切依靠外部勢力武力統一的念想,不搞任何損害對方的小動作,實實在在地進行互利雙贏的各種合作,漸漸地互相走近。如此,才有可能走出歷史和地緣形成的悲劇格局。(黃晴) |
相關閱讀:
- [ 04-01]朝韓爭議海域互射800枚炮彈 延坪島再次疏散居民
- [ 04-01]朝韓互射意在“示威”
- [ 03-31]朝韓互相炮擊 韓緊急戒備出動戰機和艦艇巡邏
- [ 03-31]朝韓互相炮擊 延坪島居民開始前往避難所躲避
- [ 03-28]朝韓民間團體時隔7年再聚首 磋商解決慰安婦問題
- [ 03-21]樸槿惠將赴德訪問 或提出具體朝韓統一構想
- [ 02-28]朝鮮試射疑似導彈 分析稱朝韓軍事對峙不會升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