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烏局勢對中烏軍貿影響有限 要防美橫插一杠
2014-04-01 14:19? 屠晨昕?來源:錢江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陳瑜輝 |
分享到:
|
據俄羅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網站近日報道,3月25日,烏克蘭計劃向中國出售的3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中的首架,在完成維修和改裝之后,在尼古拉耶夫市順利完成首次飛行。據悉,根據 2011年中烏兩國簽訂的合同,中國向烏克蘭引進3架烏空軍封存的二手伊爾-78加油機,總價值4470萬美元。一旦交付,中國空軍將首度獲得夢寐以求的大型戰略加油機。 通過軍事技術合作,為常年落后的中國軍隊提供亟需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里,烏克蘭經常這般“雪中送炭”。“遼寧”號航母、殲-15艦載戰斗機、“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艦、“中華神盾”驅逐艦的燃氣輪機、L-15教練機的渦扇發動機、MBT-2000出口型坦克的柴油機,還有運-20軍用運輸機的氣動外形,無不留有深深的烏克蘭烙印。 如今,當克里米亞半島成功脫烏入俄,烏克蘭東部各州親俄傾向日益強化,同時,美國與歐盟頻頻威脅對俄制裁,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持續緊張…… 在這樣的大形勢下,中國和烏克蘭一貫良好的軍工貿易關系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心態: 吃了20年前蘇聯的老本,手中技術無奈拿來換錢 軍事評論員張斌告訴記者,在烏克蘭對華出口的技術裝備中,就包括了航母、大中型水面艦艇、直升機的動力系統,還有大型運輸機設計技術、超音速高級教練機、坦克發動機和空對空導彈等關鍵裝備。 向中國出售“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是中烏軍工合作領域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事件。事實上,在中國軍工的頭號短板——飛機、艦船、坦克的發動機方面,中烏的合作尤為密切。 引進的烏克蘭動力技術,對于中國海軍的進步貢獻巨大。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報道,為了取代受禁運的美制LM2500燃氣輪機,上世紀90年代中國從烏克蘭曙光設計局引進了UGT-25000燃氣輪機。后因經濟窘迫,烏方同意轉讓全部技術。在其基礎上改進的國產燃氣輪機,成為中國海軍新一代052C/D驅逐艦的“心臟”。 《漢和防務評論》還報道稱,在設計殲-15艦載機時,中國一度遭遇困難,向俄羅斯求助被拒。2005年,中國從烏克蘭得到了蘇-33艦載機的原型機T10K,掌握了機翼折疊技術,在此基礎上組裝出了殲-15驗證機。 “因為忌憚中國的仿制與改進能力,近些年隨著經濟形勢好轉,俄羅斯在對華軍事技術轉讓方面的限制越來越嚴格,基本上只賣產品不賣生產線,而高端戰略武器基本上不賣,顯得非常審慎。” 張斌分析道,“而烏克蘭的態度則大不同。烏克蘭不是俄羅斯那樣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剛獨立就放棄了自家全部核武器,證明烏沒有俄那種大國雄心。由于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20年來烏克蘭軍工一直在吃老本,其手中的蘇聯技術遺產一直在貶值。因此,烏克蘭選擇向外國出售技術,換回盡可能多的現金,有一點是一點。” 專家: 局勢對中烏軍貿影響有限,但要防備美國橫插一杠 在烏克蘭局勢持續動蕩之時,許多軍迷第一時間想到了中烏合作的“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艦項目。 近日,在我國南方某造船廠建造中的國產“歐洲野牛”照片出現在網上。由我國自行建造的首艘“歐洲野牛”已順利出塢,正在進行后續設備安裝,第二艘也已開工。這或許暗示,該項目并未受政治局勢的明顯拖累。 對于烏克蘭政局動蕩帶來的影響,中國軍控協會理事徐光裕少將對記者表示,目前烏克蘭臨時政府的主要精力,放在解決國內問題上面。“今年5月進行總統選舉后,臨時政府如能夠順利過渡到正式政府,中烏貿易作為雙方之間的國家協定,應該能繼續進行下去。” 而在中國社科院俄羅斯問題專家姜毅看來,烏克蘭與中國沒有現實利益的沖突,長遠利益和戰略利益也沒有沖突。烏克蘭任何一個黨派上臺,都要發展經濟,而軍工是烏克蘭比較有競爭力的領域,意識形態和政治偏好,對于中烏兩國已簽署的合作項目及未來經貿合作,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不過,在烏克蘭現政府“向西靠”的背景下,中烏軍工合作依舊有隱憂。“可以預見,未來美國左右烏克蘭政府的能力日益加大。”張斌表示,“美國人完全可能阻止烏克蘭的裝備和技術出口中國,就像他們過去阻止歐盟和以色列一樣。”(記者 屠晨昕) |
相關閱讀:
- [ 03-30]普京致電奧巴馬磋商烏局勢 拉夫羅夫稱俄軍無意越過俄烏邊界
- [ 03-24]美稱烏局勢給歐洲敲響警鐘 英法被批坐享其成
- [ 03-21]烏克蘭駐華大使:感謝中方對烏局勢冷靜態度
- [ 03-15]拜登將訪東歐四國 討論烏局勢強調美國防衛承諾
- [ 03-15]俄副外長說美國有關烏局勢的決議草案令俄方無法接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