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影響“不清楚” 海南南繁育制種基地是全國最大、最具影響的農業科技試驗區。隨著轉基因技術的發展,不少育種單位開始在南繁基地區域內從事轉基因試驗。違規種植轉基因作物是否會對周邊種苗產生生物污染?是否有轉基因種子流向市場呢? 對此,趙詠望回應稱,目前還不清楚。他表示,此次查處的樣品均屬于小范圍轉基因科研試驗用材料,尚未發現非法種植的作物。 他解釋說,進行生物轉基因試驗、生產活動,相關單位必須向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進行轉基因安全評價鑒定方可實行,并且有嚴格的管理規定。此次發現的違規單位,均屬于未進行申報,是否達到相應的轉基因安全評價標準不得而知。 據知情人士介紹,從事轉基因試驗,如果隔離措施不嚴格執行,將造成嚴重后果。按照一般要求,從事轉基因試驗的單位必須設置隔離區,隔離區四周應有不低于3米的圍墻,區內排水等基礎設施必須完全獨立,和外界切斷聯系,防止基因漂移、擴散。“如果不加強管理,南繁育種基地有可能變成一個‘生物大染缸’,直接影響到我國種業科研與生產安全,甚至糧食安全。” 對于轉基因種子是否大規模流向市場,趙詠望表示,此次查處的樣品均屬于小范圍轉基因科研試驗用材料,相關樣品已經妥善銷毀,并沒有發現大田種植轉基因作物的情況,也沒接到發現流向市場的舉報,流向市場的可能性不大。 種植分散管理難 由于得天獨厚的光熱條件,每年有700多家育制種單位前往海南從事水稻、棉花等糧農作物的育種、加代等相關科研工作。轉基因作物試驗管理是如何開展的,被查處單位又是怎樣違規開展轉基因試驗的呢? 海南省農業廳新聞發言人趙詠望表示,事情很復雜。例如,由于南繁單位備案要在南繁辦,轉基因作物種植則需向農業部備案,兩者信息不能互通有無,因此一些單位的轉基因試驗情況海南省農業部門無法完全掌握,加之種植分散,管理難度很大。 據介紹,從事南繁單位工作協調的是農業部和海南省政府共同設立的國家南繁辦,屬于非常設機構,由海南省農業廳下屬的海南省南繁管理辦公室對外行使國家南繁辦的職能,所以南繁辦的功能更偏向于服務協調。這就導致了分散在各處的南繁單位來去自由,給南繁辦的管理造成困難。 一位海南省農業部門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國家和海南省并沒有為轉基因試驗設置專門的區域。每年南繁育種時間為當年秋冬季節至第二年春夏交替時節,在此期間內,進出海南的南繁種質材料有幾萬份,這些材料都須經過申報檢疫。確實存在一些物流單位或個人為了經濟利益,引進未經檢疫的種子種苗,不經隔離試種就直接調入南繁基地種植的情況,而轉基因材料混雜其中漏檢的可能性很大。據新華社電 |
相關閱讀:
- [ 04-01]海南發現非法轉基因作物 崔永元:農業部別裝聾作啞
- [ 04-01]處置轉基因作物不應遮遮掩掩
- [ 03-29]崔永元回應調查轉基因事件:要像男人般挺住
- [ 03-22]袁隆平:轉基因不能一概而論 抗蟲抗病者應特別謹慎
- [ 03-22]轉基因作物進入泛濫期 “增產”一說無任何可靠證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